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授人以渔”打造产扶融合新模式

广药帮扶贫困村集体年收入增长5倍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8年05月17日版次:05

  为了方便进村入户,罗如亮专门买了一辆摩托代步。 广州市协作办供图

  南方农村报讯 “参与扶贫工作,是我们最正确的决定。”从梅州市区驱车往松源镇,要经过约1个半小时的山路。广药集团帮扶的径口、湾溪、园岭三村正藏在山路尽头。两年前,三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带着责任和任务来到这里;两年过去,在他们的努力下,村里变了新面貌: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照亮了村民的夜归路;平整笔直的水泥村道使村民出行更便捷;一条条水坝相继落成让农田增产增收;新建的文化广场为村民提供了新去处。产业帮扶正日渐显效,村集体和农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广药集团帮扶的三条村共有贫困户145户372人,至2018年4月底已投入520万元,助脱贫283人,有望在今年底提前完成脱贫任务。两年扶贫,各村集体年收入从不足1万元提高至5万元,产业帮扶一一落地,农田圳道相继建成,路灯建设点亮民心,村容村貌得到较大改观,扶贫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危房难抵风雨
村委会入不敷出

  贴在梅州松源镇径口村驻村干部王卡办公室墙上的作息表,将他每天的工作时间安排地井井有条。但扶贫之初,交通不便、语言不通、贫困户多且分散、产业单一……摆在驻村干部面前的无一不是难题。
  2016年10月21日,王卡驻村不到半年,遭遇了建国以来登陆广东的最强台风——“海马”。因径口村多山,易造成山体滑坡,加之部分农户房屋年久失修,极易发生险情。王卡召集了村干部对全村仔细排查,及时转移出有危险的村民。
  而园岭村的驻村干部罗如亮在刚进村时,村集体年收入仅1200元,村委会的正常运转和日常开支都难以维持。村里公共服务设施基础差,全村的路灯照明因年久失修,不能使用,水圳等基础设施均不完善。
以先进推后进
改变“等靠要”观念

  入村伊始,扶贫工作开展起来屡遭波折,“最难转变的其实是贫困户的观念,他们习惯了把困难摆在前面,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了。”
  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的情况三村皆有,湾溪村贫困户陈胜富便是其中之一。陈胜富身患侏儒症,被鉴定为2级精神残疾,属于重残等级;妻子陈兰香患有精神病人,无户籍无身份证,每日在外捡垃圾;儿子患有性格缺陷,不与外界接触,整日藏在房中。陈胜富家生活来源主要靠每月低保救济金及其每年下半年种植的1亩半水稻。
  湾溪村驻村干部巫小锦与村干部针对现状,为其规划了一条养牛致富路。然而陈胜富不管干部们如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总觉得自己难以成事。最后巫小锦等人只能一边联系其亲人继续鼓励,一边寄望于陈胜富能被周围脱贫致富氛围所打动,转变观念。扶贫需扶志,“要给他们一点时间慢慢消化,急不来。”
  所幸,陈胜富终究想通了,第一阶段领了两头牛苗,产下一头牛仔后,开始主动规划养殖事业,“我将一头大牛卖掉,搭建一个简易牛栏,又再申请两条牛苗扶持,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如今的陈胜富,充满了干劲。
  “先发动一部分有意愿、不怕苦、不怕累的贫困户参与发展产业,让他们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而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的贫困户看到后,自然就坐不住了。”三村扶贫干部对此均有体会。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三村扶贫干部开展了农业技术、就业技能等培训,至今已有约260人次村民接受培训;鼓励发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展土鸡、肉牛养殖及柚子、烟叶、水稻种植,多渠道增加贫困户收入,多层次、多方面发展产业,实施长效、短效相结合的造血式扶贫。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建立帮扶长效机制

  产业是“不走的扶贫队”。帮扶三村多山地,且均具备良好的烤烟种植基础,“以前这里有五叶神的生产线,现在有红双喜。”
  扶贫工作队实地考察以后,通过生产区道路硬底化、灌溉水圳建设、发放种苗化肥等项目,进一步改善三条村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帮助村民增产增收。目前,三村形成了种植烤烟920亩,种植柚树2.3万棵的规模,每年销售烤烟370万元,柚子850万元。
  径口村贫困户林国强是烤烟项目的受益者之一。2016年以前,林国强因身体残疾,家庭年收入仅3000多元。如今,在扶贫工作组的帮助下,林国强一家靠种植烤烟,不仅在村小学附近建了新房,年收入也达3万元左右,“虽建新房欠了6万多债务,但我相信很快会还完。”
  光伏电站项目也是帮扶重点项目之一。三条村共建起4座总功率190千瓦的光伏电站,现已全部并网发电,每年均可为村集体经济带来超过5万元以上的收入。其中部分收入拨入村爱心互助会,用于村的扶贫济困工作,实现全村共享收益。
  从王老吉雅安工厂模式开始,广药集团已走出一条“授人以渔”的新型产扶融合的扶贫模式。2017年11月,广药集团与松源镇签订精准扶贫劳务对接协议,在广梅工业园的两个基地将优先从贫困户中吸收合格劳动力,以产扶融合实现多方共赢,建起产业帮扶长效机制。据了解,两基地预计可解决当地贫困劳动力就业600多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