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广州女孩被骗1.1万 还“帮”骗子骗走3名老人57.5万

冒充“公检法”又现连环骗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8年05月22日版次:05
  冒充“公检法”诈骗又升级了,近期,3位高龄老人接连被骗57.5万元!广州市反诈中心近日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研判和侦办过程中发现,不法分子升级诈骗手法和环节,对被骗事主深度洗脑,出现多宗冒充“公检法”诈骗的“案中案,连环骗”案件。此类案件中,骗子冒充“公安机关办案民警”,先对涉世未深的小A实施诈骗后,再利用小A的无知、缺乏社会常识的弱点,诱骗其通过协助“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办案调查”可以“自证清白”“戴罪立功”,指引小A到其他所谓“涉案”的被骗老年人家中,取走老人家的存折、银行卡、身份证、密码等,然后按骗子吩咐将老人家的存款全部转移到指定银行账户。本是受害者的小A,懵懂中又成为不法分子的“帮凶”。
  第一步:“电信工作人员”来电,年轻女文员被套路
  5月4日17时许,广州某公司前台座机响起,年轻的女文员小邓接起电话,对方自称是“电信工作人员”,通知该座机2小时后强行“停机”。小邓询问停机原因,对方声称提供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号码可以帮助“查询”。小邓毫无警惕,便一一报上。
  随后,对方告知小邓名下在昆明开通了一个座机号码,小邓着急了,辩解称“没去过那边”。对方顺着套路,建议小邓报警,并主动帮她将电话转接到所谓的当地“刑警”。
  第二步:“假警察”用“安全账户”骗光女孩钱财
  “假警察”编造涉案理由,要求小邓配合调查,要小邓加对方的QQ,通过QQ给小邓发来“虚假逮捕令”,要求小邓到宾馆开房做所谓的“QQ视频笔录”。对方要小邓在手机上设置一串符号+数字,实际上是启动了手机的“呼叫转移”功能,目的是阻断小邓与外界的联系。对方又称要做“资金调查”摸清小邓资产情况,怂恿小邓开通网银,借机套取密码、验证码,然后提供一个所谓的“安全账户”,要小邓将资金转到该账户。
  第三步:为“自证清白”,协助骗子“调查”
  “假警察”见小邓已被洗脑,进一步提出:大连市有人与她情况类似,需要找到那个人,配合“检察官”调查情况,还提出给小邓报销3000元机票等往返费用,小邓同意了“出差要求”。5月6日,小邓乘飞机到达大连市,配合“检察官”“执行任务”。
  第四步:执行“任务”,“协勤”女孩骗走3名老人积蓄
  “假警察”给小邓配齐道具“刑警协勤证”(见图),让小邓上门找到同样已被洗脑急于“自证清白”的张老伯,这个时候,“检察官”通过QQ视频发“逮捕令”吓唬张老伯,要求老伯将所有资金交给上门的“协勤刑警”,转由“检察官”进行调查。老伯将身份证、存折及密码交给前来“协助调查”的小邓,小邓按“检察官”的指引,假扮张老伯的“孙女”到银行将定期存款转活期,银行通过电话联系老伯确认“孙女”身份,老伯配合“检察官”统一说辞以“协助办案”。小邓将老伯的43.5万元转到自己名下账户,向“检察官”提供验证码,资金由此落入骗子手中。
  5月7日,小邓按“检察官”指引,用同样手法,又骗大连八旬史老伯9万元。
  5月8日,小邓接到“新任务”,飞到珠海再骗七旬陆奶奶5万元。
  5月9日,小邓完成“任务”回到广州上班。真警察上门找到小邓,将其带回派出所,小邓才如梦初醒——原来那些“协勤”“出差”“检察官”都是骗局!
  至此,小邓不仅自己被骗11000元,还协助骗子跨市跨省将3位老人共57.5万元积蓄转移给了骗子。
□金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