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调研发现,农民遭遇“资金难”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拦路虎”。有的农民合作社申请贷款,一年多没贷下来;有的扶贫项目,因贷不到款,不能扩大生产规模,有订单不敢接;有的农户连跑几十家金融机构,没融到一分钱(5月15日《瞭望》)。
描绘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财政资金虽然巨笔如椽,但同样不可或缺金融等资金资本的积极助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农”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固然早已有之,但在乡村振兴的猎猎旌旗下,资金洼地显得更为刺眼,融资短板显得更为突出。究其原因,个中机理看似并不复杂。毕竟,农村最大的资源在于土地,但农村集体土地难以实现抵押贷款。因此,如何在坚持和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的基础上实现与现代金融创新体系的有效对接,便是解决“三农”融资难题的症结所在。
目前,农村集体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也接近尾声。伴随着这一声声隆隆作响的改革春雷,农村集体土地管理的现代产权体系正在逐渐成型,曾经混沌的权属性质正在法理层面逐渐获得清晰的分割和权能的赋予,曾经模糊的权责关系正在主体维度获得确切的厘定和细致的梳理。清晰的权利边界和独立的权利主体,正是土地完成从资源向资产资本蜕变的必备前提。同时,金融创新活力满满,金融支农力度加大,从“两权”抵押到资金互助,从“政银保”试点到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各地各部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断创新思路挖开金融支农的源头活水。不过,从实际执行的情况看,相对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三农”领域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金融支农的体量、力度和成效都还存在不小的提升空间。
同时,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在金融支农仍然处于艰难破题进程的同时,金融体系风险却出现了向农业农村领域蔓延的苗头。比如,近年来蓬勃兴起的互联网金融已经渗透到不少农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业经营主体特别是小农户的融资成本,但由于其本身发育先天不足,也引发了不少乱象。同时,一些“热钱”资本打着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现代农业的旗号大举下乡,却往往醉翁之意不在酒,或者大肆圈地,或者昙花一现。在一些地方,农业投资虚假繁荣的背后,是农村资金洼地的进一步加深。
作为当前应着力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防范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农村不能成为盲区。这也提醒我们,解决乡村振兴“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固然需要增强紧迫感,但绝不能有病乱投医,而要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一方面,要通过进一步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和信用体系建设为释放金融支农能量夯实基础;另一方面,还要在创新财政支农方式和构建立体融资体系上多下功夫。对于破解“三农”资金荒来说,只有有效撬动市场杠杆,才能开辟乡村振兴的宽广“钱”途。也就是说,既要继续坚持以政府信用和财政资金作为坚强后盾,并将更多强农惠农资金由面向农业经营主体的直接投入转化为通过信贷杠杆不断放大的资本水池,也要注重分类施策,针对不同主体需求,构建一套立体化的金融支撑体系和服务机制。比如对于小农户,可以通过资金互助、信用贷款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解决燃眉之急,对于龙头企业等大主体,则可以通过供应链金融、股权抵押等工具创新,不断为其发展壮大强筋壮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