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垃圾之镜”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8年08月02日版次:02
|网议|
  新闻背景:近日,网红景点“天空之镜”青海茶卡盐湖被指变成“垃圾场”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记者从茶卡盐湖景区了解到,目前景区正处在旅游旺季,巅峰时期一天能清理出12吨垃圾,而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游客们进入盐湖内穿着的塑料鞋套。据悉,为了缓解茶卡盐湖的环境压力,景区专门定制了可降解的租赁鞋套,同时安排近200位保洁人员在景区内巡逻。景区呼吁游客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也要守护美景。(7月31日《北京青年报》)
  栗中西:在茶卡盐湖,雪山倒映在湖面,形成水天相交、盐湖与雪峰交相辉映的青藏高原独特自然风光。这样稀有的生态奇观,自然有脆弱之处。茶卡盐湖四周的雪山和周围的草原植被对盐湖形成了天然的保护屏障。然而在丰水期的三个月,游客会蜂拥而至,屏障不复存在。
  2015年,就曾有游客发帖吐槽,由于旅游人数过多,高峰期游客集中下湖踩踏拍照,阻碍了盐湖卤水结晶,湖中一些区域由此产生了黑泥洞。各种旅游垃圾和水体污染也威胁湖体生态,有碍观瞻。如今塑料鞋套垃圾遍地,只是污染破坏愈演愈烈的结果。
  文艺旅行胜地的“天空之镜”变成了不文明行为的“照妖镜”,让人还是忍不住为游客素质感到芒刺在背。
  冷雨:游客大量使用鞋套,客观上形成了一个不小的市场需求。遗憾的是,景区没有很好地把握住这个市场,而是让外面的摊贩占去大半壁江山。结果是,钱让摊贩赚了,污染却留在了景区内部,成为一大负担,景区不得不增加人手,以加强保洁和巡逻。
  现在,当地政府、景区把治理的重点摆到了对付景区外卖鞋套的小摊贩上了。堵住非环保型鞋套,当然是必要的。但加大景区内鞋套的供给,并以更体贴的服务,赢得游客,恐怕是更为重要的。
  王宇:网红景点的经验和教训都值得深思,风景区的经营管理者要有互联网思维,既要合理利用互联网宣传营销景区的旅游资源,充分展示自身的管理服务水平和迷人的自然人文风光,还要学会借力网络对相关舆情进行准确判断,对游客数量的增长做好应急预案和信息公开。网红景点所在地的旅游执法部门也不能后知后觉,对于网络舆情要有科学预判,对游客暴涨之后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务必提前做好应对,尤其是要在保护景区生态环境上做足功课,切不可盲目乐观、竭泽而渔。
  刘昀:部分游客的文明素质问题,并不因景区管理存在缺失而消失不见。景区在前端管理的缺失与游客如何处理一次性鞋套没有关系。无论是把一次性鞋套带走,还是按照景区提示放入垃圾箱,这都是易如反掌的事,但一些游客却做不到。这些游客已经越过了文明的底线。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