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起搏器示意图。
南方农村报讯 “我特别害怕喝水!”34岁的陈先生尿频尿急十余年,从去年起更是一喝水就得马上上厕所。陈先生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就诊,检查提示尿失禁、膀胱收缩无力。经骶神经调节手术植入膀胱起搏器,陈先生恢复了正常排尿,告别了多年尴尬。
尿频尿急,常年不敢喝水
十几年前陈先生还在读中学的时候,就开始感觉小便有些困难。2016年3月,因突发急性尿潴留,陈先生去了当地医院检查,后接受导尿管治疗,自此他便开始出现尿频尿急。
“之前看过医生,有说是前列腺炎,开了些消炎药,吃了两周没有效果。”陈先生一脸无奈。
去年2月份,陈先生尿频尿急的问题加重,发展到只要喝一点点水,没过10秒钟,就迫不及待地想上厕所,不然就会尿湿裤子。“每天几乎不敢喝水,还必须穿着尿不湿出门。”说起难言之隐,陈先生长叹一声。
直到去年8月,焦急的陈先生经网上搜索,得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的黄海教授擅长治疗尿失禁,便过来求医。经尿动力检查显示,陈先生存在尿失禁、膀胱收缩无力等多种问题。
起搏治疗,调节神经开关
黄海安排陈先生住院,并确定了骶神经调节手术的治疗方案,即植入膀胱起搏器。
据了解,膀胱起搏器类似于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体内可供长期使用的电调节治疗,经弱电脉冲影响骶神经,调控膀胱、括约肌和盆底神经反射。简而言之,此举能让主管膀胱和排尿的神经准确向大脑送达“开”、“关”信号。对于有尿频、尿急、尿失禁、非梗阻性尿潴留等排尿功能障碍的患者,如果通过行为治疗和3-6个月的药物治疗无效或对药物不耐受的患者,膀胱起搏器是一种很好的治疗选择。
黄海表示,膀胱起搏器治疗通常需要进行两期手术,一期为体验治疗,二期为起搏器植入。
一期手术只需要局部麻醉,采用穿刺针和C臂机(术中x光引导),准确地将电极放到骶3孔,一般1-1.5小时就可以做完。术后通过记录排尿次数、排尿量,评估临时起搏器的使用效果。
经过两周左右的体验期,陈先生控尿效果满意。黄海随即为他开展二期手术,将起搏器埋入臀部皮下,并连接一期手术放入的电极,手术过程1个小时。起搏器还配有外置控制器,可以让患者方便地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治疗。
植入起搏器后,在正常喝水还有输液的情况下,陈先生上厕所的频率减少为2-3小时一次,排尿功能也有了很大改善。“以后终于可以放心喝水了!”陈先生开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