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正恩介绍了海南农业提质增效的系统工作。 摄影 覃家超
今年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作为我国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黄金宝地,海南省农业未来的发展规划,备受各界关注。近日,海南省农业厅党组成员、总农艺师黄正恩接受南方农村报专访,就海南未来农业发展规划发表看法。“海南农业振兴工作主要围绕绿色、质量、科技、品牌、共享这五个关键词开展。”黄正恩说。
◥◥关键词一:绿色
提升海南应对绿色壁垒的能力
海南有绿色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基础,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海南农产品最好的“卖点”和最大的“品牌”。从近几年的统计数据看,在海南省冬季瓜菜、热带水果的上市后期,一些主要依靠出岛销售的大宗农作物,尤其是种植多年的老品种以及品相较差的产品会出现价低卖难的情况。为此,海南省将继续强化果品分类分级工作,加强对农产品的包装策划,走高端绿色农产品路线。
中央支持海南全域建设自贸区、探索中国特色自贸港,彰显了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决心,为海南农产品出岛带来了机遇。海南也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提升海南应对出岛绿色壁垒的能力。
首先,要强化对出口农产品生产源头的监管。推进标准化生产,推广“公司+基地”的农产品出口经营模式,建立可追溯体系。其次,强化对农产品出口加工环节的监管。通过国家免检、树立名牌等扶优扶强政策,引导企业自觉提高农产品质量。最后,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出口农产品检验检测,建立安全监测体系。
此外,还要把新品种、新技术、新理念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比如,逐渐减少退化的、抗性弱的品种种植面积,减少农药在作物上的使用量,解决绿色发展所面临的农药残留等问题。
◥◥关键词二:质量
将质量问题上升到生命线看待
农产品质量问题曾给海南农业造成巨大打击。海南省农业厅始终将质量管理放在第一位,如今更是上升到生命线来看待。
当前,海南农产品结构不合理,不仅影响农产品质量提升,也增加了产品滞销风险。如台农芒果占海南芒果种植面积的70%左右,在东方占比更达90%;巴厘菠萝占海南菠萝种植面积的80%以上;妃子笑占海南荔枝种植面积的80%以上。
海南不仅重点研究紫娘喜、无核荔枝、大丁香、新球蜜荔等荔枝品种,以及大鸡心、小鸡心等黄皮品种,还从福建引进红心柚,从马来西亚引进水晶蜜柚,从台湾引进黑金刚、大叶红莲雾、台农16号和17号菠萝,从夏威夷引进香水柠檬和尤里克柠檬。同时,为吸引农民积极学习新技术、转种新品种,海南省农业厅做了很多试验示范,如在菠萝产业上,每年安排1000万元以上用于新品种的示范引导工作。
保证海南农产品质量,仅调整品种结构是不够的,还要做好气候预警、市场信息收集、渠道建设等。筹建海南农产品拍卖交易中心,避免海南的农产品销售信息不对称,提升产品定价和议价权。交易中心要求建立明确的产品质量标准,也将倒逼农产品规范化生产。今年底将首次拍卖海南蜜瓜等一批特色产品。
◥◥关键词三:品牌
打造农产品中的“奢侈品”
海南土地面积小决定了难以通过规模化发展提升竞争力,只能在品牌建设上重点突破,打造农产品中的“奢侈品”。从2013年开始,海南省人民政府每年拿出1亿元奖励品牌农业建设。为打造海南特色农产品品牌,政府专门制定了品牌规划,重点培育一批品牌。
经过5年发展,海南农业品牌数量和质量有了大幅提升,品牌产值占农业产值约60%。“三品一标”认证数量达到1000个,培育出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地域品牌。如三亚芒果、乐东哈密瓜、乐东香蕉、东方火龙果、陵水圣女果、琼海番石榴、琼海莲雾、琼中绿橙、澄迈福橙、桥头地瓜、保亭红毛丹、永兴荔枝、永兴黄皮、三门坡荔枝、万宁槟榔、文昌椰子等。未来计划重点打造的省级农产品公用品牌,包括海南芒果、海南荔枝、海南火龙果、海南莲雾、海南蜜瓜等。
更重要的是,这一系列品牌建设在提升各大作物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逐渐改变了农民的发展理念,越来越多农民主动提质增效。三亚芒果品牌打响后,收购价格明显上升,今年采收季,同品种同等级的芒果价格比其他产区高30%-50%。
◥◥关键词四:科技
科技是品牌建设的重要支撑
农业产业调整、一二三产业融合、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等都离不开科技创新应用。其中,深加工程度低,直接影响到海南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发展。
农产品经过加工,是有机会身价倍增的。然而,目前海南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而散,效益差,销售范围较窄,加工附加值较低,整体科技含量低,急需加快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和保鲜包装业发展。海南已拥有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包括椰树、罗牛山、春光、南国等,作为海南省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政府将支持和鼓励这些企业创新技术。
此外,农业科技队伍的壮大是科技应用关键的一环。改革开放更要重视人才引进,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为人才就业和发展提供机会。
◥◥关键词五:共享
农民变股民农房变客房
习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明确提出,海南发展要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
海南通过农业共享的理念,把传统农业从一产扩展到二三产,实现农旅文融合,大大提升了农业附加值,创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省和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美丽乡村的具体建设也需要共享农庄这个载体。创建共享农庄可以实现很多资源的聚集和共享,让农民转变成股民、农房转变成客房、农产品现货转变成期货、消费者转变成投资者,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