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父亲算糊涂账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8年11月06日版次:13
  父亲爱在纸上比比画画地算账。一斤玉米几毛钱,一口袋一百斤,能卖多少钱,再笨的人脑子一转就能口算出来,但父亲非得用纸用笔,算完后才相信是真的。有次秋天回家,父亲正趴在院里一口袋粮食上算账,那张纸上密密麻麻写着玉米、黄豆、花生等字样,每一种粮食的后面都跟着一串数字,那是他算出的亩数、产量、价格和值多少钱。
  母亲常唠叨父亲,有点神经,这些账反反复复算,总是一个结果,但他就是不相信似的,总是从头再算一遍、两遍、三遍……直到确信无误,才肯罢休。
  要知道,父亲只上过三年小学,闹出过很多笑话。比如,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个“8”,向父亲提问,这是什么?父亲想了很久,才用比蚊子哼哼还低的声音回答:“葫芦。”全班哄堂大笑,接着,父亲的脑袋上就挨了一教鞭,“小葫芦”随之也成了他的绰号。
  不过,我知道,父亲的这个毛病,并非是那一教鞭起的作用,而是因为我。
  我辍学后没事做,就去城里批发书报杂志,然后赶集去卖。第一次赶集回来,吃完午饭就累得埋头大睡。等我醒来,看见父亲正把我的书一本一本归类,旁边放着进货单,手里拿着笔,在一张纸上写写算算。
  我过去一看,父亲居然是在算账,他兴奋地告诉我:“我摸着门路了,你看,这本书,进货单上是10本,我数了数,剩了3本,就是卖了7本;每本进价是0.96元,按定价卖1.2元,每本挣0.24元;7本书,你挣了1.68元。每一种书,我都这样算过了,但都没有这本卖得好,有的还一本没卖,全算下来,你一共卖了43本,挣了8.6元钱。小子,不错啊,县轧钢厂的三级工一个月的工资才150块,你一个月能挣200多块呀!”
  听着父亲算得头头是道,算得那么仔细,我不禁想起了父亲的绰号。父亲笨吗?
  虽然他这种算法有点麻烦,可真是那么回事,我怎么没想到呢?但我还是笑笑说:“爸,您别操这心了,赔赚也没必要算这么细。”
  父亲的眼里依然闪烁着兴奋,他说:“有好处的,这样一算,下次你再进货,就多进那些卖得好的,一本没卖的,就不用进了,要不会压下的。我儿子长大了,会做买卖了,我这当爸的能不操点心吗?以后,我就是你的会计了。”
  从小就最怕算术,看见数字就头疼的父亲,居然顷刻间对算账发生了兴趣,还做了我的“会计”,这真是个奇迹。
  后来母亲告诉我,那天下午,父亲又整整算了半天,而且是同一笔账反复算。他说,他太兴奋了,不相信这是真的,儿子真能挣这么多钱?直到他彻底相信是真的。
  然而,尽管父亲兢兢业业地做他的“会计”,而且在他的账上,我每天都在挣钱,但七八个月之后,我手里除了一摞积压的书,就是欠父亲垫的300元本钱。
  父亲永远搞不清楚,我为什么赔了钱。他不知道,进货的车费、市场管理费、税钱,我都没告诉他,还有,并不是每本书都能按定价卖。做一名会计是容易的事吗?更何况自小对算术就迷糊的父亲,是十里八村都出了名的,怎么会一下子就精明起来呢?
  然而,我永远忘不了父亲第一天为我算账的情景。为了涉世之初的儿子,他竟从他最弱势的地方开刀,为他的儿子计算着未来。在他的账上,儿子总是只赚不赔。□许春芳

上一篇:粤西农村喜宴

下一篇:如此分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