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议|
新闻背景:近日,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江苏一家校服企业开出行政处罚决定书,理由是该企业以助学基金名义给某些学校的返点款实为商业贿赂款。面对这10万元的罚单,该企业发声明,声称“返点”这一行为其实是为了减免贫困学生的校服费用。(11月22日《法制晚报》)
于鹏:在事情没有最终调查结果的情况下,我们不能武断说,谁对了谁错了。但是,对于校服里产生的腐败现象,我们却需要较真看待。过去一段时期,不少学校校服采购不透明,一些校园腐败案的发生也导致大众舆论对校服话题比较敏感,校服采购更是管理机关执法时关注的重点领域。这其实是个好现象,校服虽小,但是其中的问题不小。
那么,“校服返点”的方式是不是最好选择?笔者以为,校服的销售就应该实现价格的绝对透明,是多少钱就是多少钱,完全没有必须使用“校服返点”的办法去“帮助学生”,这是价格乱象的遮遮掩掩。如果企业真心关爱学生,其实更直接,更省事,更透明的办法就有一个:那就是在学校采购校服的时候,直接降低校服的价格,让学生购买校服的时候“少花钱”,不就是最好的关爱吗?
幽月:“校服返点”的方式是不是最好选择?校服的销售应该实现价格的绝对透明,是多少钱就是多少钱,完全没有必须使用“校服返点”的办法去“帮助学生”,这是对价格乱象的遮掩。如果企业真心关爱学生,为何不在学校采购校服的时候,直接降低校服的价格?
而且这笔“校服返点”的资金,管理起来难度不小。比如说,“校服返点”到底返还了多少钱,家长和学生都是不知道的。另外,这笔费用是不是“帮助孩子”了,谁来监督?别让“校服返点”成为商业贿赂的衣裳。价格透明,价格合理,比什么都重要。
张伯龙:学校之所以会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监管乏力,与其他教育系统单位相比,学校相对“独立”,纪律检查存在“天高皇帝远”的问题,权力一旦“脱缰”,腐败必定如影随形。二是思想防线松动,后勤采购、基建等部门常有大额资金游走,既是众所周知的肥差,又是充满诱惑的险差。领导干部常在河边走,一旦思想松动,没守住底线,就会陷入腐败的泥潭。
要想清除学校腐败,必须在制度建设、廉政教育和监督制约上做足文章。一是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坚决取缔“一言堂”,切实把权力关进笼子,让“肥差”变成“苦差”;二是持续强化廉政教育制度,筑牢思想防线,提高领导干部“防腐拒变”的能力。三是继续完善监督制约体系,编密“上下监督、左右制约”的“防腐网”,让腐败现象无从下手、无处遁形。
返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