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关系|
我们这个门栋住着六户普通人家,日常食材一般在楼下菜场里采购。虽然家境不同,但采购的过程溢满了幸福和满足。
一楼孙婶的老头由于前些年受了工伤,落下了半身瘫痪,只能拿微博的生活补助。郭婶和儿子在外面打零工,挣得不多。去年,儿子成家后,小两口和父母住在面积不到五十平方米的蜗居里。最近儿媳给这个家庭添了大胖孙子。为了给儿媳补充营养,现在孙婶赶早市,拿出为数不多的积蓄买新鲜的活鲫鱼、财鱼、猪蹄和排骨煨汤,给儿媳催奶。
生活虽艰难,胖乎乎的孙子给她家带来了希望和快乐。连跟人打招呼,孙婶的口气里带着几分欢欣。
二楼是一对刚结婚的外地小夫妻,租下这套房。
小伙子在一家营销公司当主管;新娘子叫小欣,在一家私企做财会。新婚的浪漫期过后,为积攒购房款,小欣开始精打细算地过日子,中午带饭,保证每天的晚餐在家里吃。小欣很会结交人,没处几月,就跟邻居搞得滚瓜烂熟。每天因为赶着上班,就委托我妈在早市里“代购”,放在我家冰箱里,下班后再跟我妈结算,把食材拿走。
老妈乐此不疲,对小欣赞不绝口,说我们都应该向她学习。夸她嘴甜,会做家,也善于跟人打交道。就像这样过日子,假以时日,他们就能买上属于自己的房子。
三楼是我家。几十年来,老妈操持家务兢兢业业,也擅长算账。她这个家庭主妇当得极称职,菜场也是她采购的主战场。而且食材极讲求新鲜度。
搞完早锻炼后,老妈拖着小推车去菜场,在菜场精挑细选,还要帮小欣代购。老妈每天购买的食材量有算计,绝不会多,天天去早市,力求买到最新鲜的。
食材好,对做好菜就有保证。所以,我们一家老小总是有味蕾上的享受,得给老妈大大地点个赞。
四楼住着往大叔一家,家大口阔。罗大妈也是专职家庭主妇,在购买观上跟我老妈有很多相似之处。
有时她们结伴而行,有时因早锻炼活动的项目不同,就各买各的。
当然在菜场能经常碰面,相互间拉拉家常,交流一下买菜经。她们也算是买菜的战略伙伴吧!从菜场里收获了很多,也包括浓浓的邻里情。
五楼的住户是罗大爷和郭奶奶。她们是空巢老人,身体都不好,养老金称不上丰盈。下趟楼对他们来说是件难事,更不用说是提着上楼。
以前他们想了笨办法,委托一家超市给他们送米送油送面。下面几家偶尔也会帮他们带些生活用品。可郭奶奶性情古怪,总是抱怨买的东西贵了。所以,我妈他们觉得有力出不上。
现在好了,社区有了助老志愿者,每次只需要郭奶奶开个单子,志愿者就能如期把东西送到家。郭奶奶心里也踏实。
□刘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