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三部门回应“基因编辑婴儿”事件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8年12月01日版次:05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一经公布,引起学界和社会广泛关注,特别引发了法律和伦理方面的争议。11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三部门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表示:此次事件性质极其恶劣,已要求有关单位暂停相关人员的科研活动,对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予以查处。
  11月26日,来自深圳的研究人员贺建奎宣布,一对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消息一经公布,旋即引起质疑。
  这项实验涉及的一家医院的当事人对外表示,其实验的医学伦理审查申请有变造嫌疑,医院对此项实验“不知情”。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已启动对该事件涉及伦理问题的调查。贺建奎所在的南方科技大学则发表声明称其目前处于“停薪留职”状态,“严重违背了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
  百余名科学家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坚决反对、强烈谴责”,认为这项所谓研究的生物医学伦理审查“形同虚设”。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6日对此作出回应称,已要求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认真调查核实,本着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和科学原则,依法依规处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开结果。
点评
  借助先进的技术让人类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这是一个充满善意的逻辑。科学构想可以天马行空,然而一旦牵涉到生命安全和社会伦理,具体的操作和执行过程就必须严格遵循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不可越雷池半步。基因编辑实验因其不可逆性而存在巨大潜在未知风险,如果缺乏严谨规范的医学伦理审查保障,实验结果将带来难以预料的风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