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议|
新闻背景:“考试不是谈恋爱,请不要眉目传情”“考试作弊,处分决定全国包邮,比你回家还快”。近日,河北农业大学进入期末考试周,这样一组让人忍俊不禁的反作弊标语走红网络。(1月16日《中国青年报》)
任采薇:反作弊标语“走红”贵在教育引导“走心”,也给当前高校的学生教育引导工作提了醒。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就是要心贴心的和学生站在一起,切实体会学生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多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和他们交流,才能事半功倍;其次就是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时回应学生关切,紧握学校在学生教育引导上的主动权;最后,学生工作是一项具体而系统的工作,以学生为轴,将各项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以后在其他学生工作中也会多借鉴“反作弊标语”式的工作方法,从整体上提升学生工作的活力。
江万平:期末考试期间,各种预防考试作弊的标语数不胜数,每个人脑海里都有一定的记忆。比如“以实力验证自我,以诚信构筑人生”“与诚信携手同行,与舞弊挥手作别”“树立良好学子形象,杜绝考试作弊行为”等。这些标语对仗工整,涵义深刻,走的是“高大上”路线,但能否吸引眼球、入脑入心,则要因人而异了。
相比较而言,河北农业大学的“考试不是谈恋爱,请不要眉目传情”,既显得活泼,也很走心,能让青年学子们愿意看、喜欢看,继而琢磨琢磨、引以为戒,也不失为好标语。
李文隽:宣传教育就应该这样,紧紧跟随时代步伐和现实潮流,结合学生爱好,积极更新理念,转变观念,创新形式,站在受众的角度思考和设计,注重学生的接受心理,借鉴和利用网络语言,将严肃的话题变得轻松,将生硬的教育变得温和,展现出教育的人性化和亲切感,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忍俊不禁中感受到教育的用心,体会到诚信的重要,自觉遵守考试纪律,增强道德意识,养成文明自觉,实事求是,诚实守信,抵制作弊。这远比生硬的严厉的要求型标语要温和的多,有效的多。
刘天放:出现这种现象,不仅是大学生本身缺乏自律的问题,更是长期以来“重智轻德”导致的恶果。一直以来,对学生的道德、法制观念教育严重滞后,中小学时只要成绩好就能“一俊遮百丑”。上大学后,如果沉迷于其他方面而忽视了学业,不靠作弊还能靠什么?由此,打出“贴地气”的横幅标语,这看似可行,但绝非治本之策。还要追溯根源。否则,当学子们看惯并厌倦了这些新颖的横幅标语后,依然会做出违法违规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