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带给行业的震惊,没有最大只有更大。
1月12日,位于江苏宿迁泗阳县的江苏加华种猪有限公司发生疫情。这是继黑龙江明水县亚欧牧业发病之后的又一起超大型猪场受害。根据官方的统计,目前存栏超过5000头以上的猪场发病已超过11家。
网上很容易找江苏加华的资料。这是一家投资4亿元的大型种猪企业,基础母猪18000头,年可出栏种猪16万头,出栏商品猪25万头。该公司的母公司浙江加华种猪有限公司2010年入选国家核心育种场。它的沦陷,给行业人士难以想象的心理冲击,也带给行业更多的思考。
其一,管理先进的规模猪场个个胆寒。事实告诉我们,无论是规模猪场还是中小养户的猪,都可能成为易感动物。在这种状况下,家庭农场、规模猪场、农牧巨头其实处于同一战壕。谁能够扛得更久并不好说。我们没有必要把责任全都推卸给中小养户,只能说,防控非瘟,人人有责!
其二,业界都认为,2019年猪价可能暴涨,但究竟谁能否分享猪价或猪病的红利?剩者就是胜者,有猪才是王道。而这,需要猪场全体员工的努力,更仰仗于某个地区全体养猪人的努力。也就是说,许多养猪人的命运,不仅仅取决于他们自身,也取决于他们的邻居。
其三,可以预见,更多恐慌性封场必将出现。防控非洲猪瘟是一场持久战,绝非短期能够解决的。即使老板顶得住,有些员工恐怕也顶不住。如何在保障猪场生物安全的同时,满足员工对外交流交际的需求,将是非洲猪瘟时代很严峻的管理问题。 其四,超大型养殖场的投资风险将会凸显。此前,中国养殖业适合欧洲模式还是美国模式的争议长期存在,即应该以中型养殖场为主还是巨型农牧企业为主。非瘟可能会给投资者提一个醒,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并不保险。超大型养殖基地一旦有丁点漏洞,就可能带来灭顶之灾。
其五,“公司+农户”模式可能将更受行业青睐。一方面,它分散了养殖密度,降低了单个猪场疫病风险;另一方面,它也极大降低了公司的系统性风险。这几年,很多饲料企业投资养猪业,都是学习温氏等企业的“公司+农户”模式,非洲猪瘟来袭之后,这一模式或将更受业界重视。
□彭进(作者系《农财宝典》畜牧版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