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太大、质量不达标是严重压货的主要原因。
大闸蟹市场有个不成文的约定,每年一过12月31日,市场上大闸蟹供应量大大减少,而今年却不一样。据上海水产行业协会一位资深人士透露,今年压货待售的大闸蟹特别多,养殖户中最多未销完待售大闸蟹超过四成,以大闸蟹养殖大省江苏为最多,压货的数量创历年来之最。
江苏是全国大闸蟹养殖最多的省,也是今年压货待售最多的省。江苏一养殖大户反映,今年江苏部分地区的养殖户大闸蟹压货严重。去年刚上市时,有人想卖个好价钱,采取“惜售”策略,进入10月之后,大蟹并未出现想象中的价格,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去年10月之后,3两雌4两公大蟹价格较2017年同期下降了20%-30%。无锡多名养殖户反映,他们那里有较严重的压货情况,压货最严重的养殖户有超过四成的大闸蟹还在塘里。
春节大闸蟹会不会热销?对此,不少养殖户感觉不乐观。无锡养殖户分析,春节虽然有一定市场销量,但大不如销售高峰的10月和11月,如果把批量大闸蟹养到春节以后销售,养殖成本太高,消费量大幅下降,风险太大不值得。
养殖户们的最佳方案是,在春节前卖掉大蟹,部分中小蟹供餐饮企业制作毛蟹炒年糕或者醉蟹,小蟹可以直接出蟹粉。据悉,部分养殖户已经开始将小蟹出蟹粉。而养殖户们最担心的是中小蟹由于销售困难被用来出蟹粉,那样损失就太大了。
据了解,国内去年大闸蟹养殖量高达82万吨,只比最高峰的2014年至2016年年产83万多吨略有下降,国内大闸蟹养殖以江苏最多,其次是湖北、山东和安徽,去年江苏大闸蟹养殖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0%-50%。产量太大是出现压货的重要原因。
“除了产量太大原因外,质量不达标是严重压货的主要原因之一。”上述资深人士估计,目前市场上真正的好蟹只占总量的10%左右,达到基本要求和标准的大闸蟹占总量的30%-40%,超过半数的大闸蟹不达标,其中相当数量的大闸蟹质量低劣,要么肥满度不够,要么外表难看(蟹壳发黑或发黄),或规格很小,或烹调时没有蟹香,食之无蟹味等,这让很多市民消费大闸蟹大打折扣。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