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蟹塘套养如何提高青虾产量?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9年01月22日版次:11
  青虾是江苏南京高淳、安徽宣城等地河蟹塘主要的套养品种,是增加池塘养殖效益的有效保证,养殖得好,每亩纯利润可达2000元以上。目前蟹塘套养青虾面临的问题是,年春季(4-5月份)卖虾时产量不高或规格偏小,导致没有价格优势,有产量但规格偏小的只能存塘继续养殖,留到下半年才卖虾,而在经历了夏天高温后,许多青虾缺氧死亡导致无虾可卖。
  因此,为确保青虾产量,除了夏天高温天气做好池塘增氧外,提高春季青虾的产量是重中之重,因为春季是一年中青虾长势最快、也是池塘环境最为良好的一个阶段。笔者总结了如下具体措施供参考。
  ◎放好苗
  1、放苗前解毒。青虾放苗一般在12月份至来年2月份,放苗前清塘后解毒,有如下几种方式:①菊酯类、敌百虫等药残,先用生石灰(不低于100-150斤/亩)解毒,间隔7-10天再使用强氧化底改(如高铁酸盐类)进一步解毒,放苗前使用多元有机酸解除碱性,放蟹苗前先试水。②石灰、茶籽饼、杀苔药、硫酸铜、硫酸锌等的药残,使用多元有机酸解除。③漂白粉、二氧化氯、碘制剂(聚维酮碘、季铵盐碘等)药残,使用硫代硫酸钠予以解除。
  2、深水位放苗防应激。1-2月份是投放蟹池青虾种苗的最好时机,幼嫩青虾种苗在下池后,成长中恰恰躲过螃蟹觅食的“威胁期”,虾蟹各自靠投喂的饵料生长,不构成相互“竞食”或“弱肉强食”,因此“相安无事”。而此时温度变化大,建议放苗水位在80公分为宜,深水位水体更稳定,青虾应激反应小。每亩套放青虾苗10千克,虾苗的规格选定在1.2-1.8厘米之间。
  ◎肥好水
  由于青虾放苗时正值冬季或初春,水温很低,因此放苗后及时肥水成为稳定水体环境、增加天然生物饵料的重要方式。肥水基本以肥料(老塘矿物肥为主,新塘氨基酸膏肥为主)配合底栖硅藻(小环藻、菱形藻等)方式为主。对于青虾而言,春季底栖硅藻补充尤为重要,不但可提供丰富的矿质元素,保持水体矿化度,而且底栖硅藻还可以作为青虾的鲜活生物饵料,直接被青虾摄食、利用。一般7天左右视水质情况酌情补肥、补藻种一次。
  ◎喂好料
  水温8℃左右,青虾就要及时投喂饵料。菜饼、豆饼等植物性饵料营养过于单一,不能完全满足青虾蜕壳、生长的需要,利用率也不高,残饵、粪便沉积池底,温度升高后极易爆发“沙虫”,间接影响青虾生长,导致上市时规格偏小。因此为了确保青虾在春季最适宜的阶段生长速度快,改变投饵结构是势在必行的。
  建议选择虾青素含量丰富的高蛋白全价配合饲料,由于是蟹塘套养青虾,简单一点的爷可以选择高蛋白河蟹料投喂,饲料蛋白建议不低于40%。
  ◎防好病
  1、防机械损伤。长途运输或原塘青虾清塘倒池,放苗后及时使用碘制剂或者生物消毒剂(噬菌蛭弧菌)时杀菌消毒,防止青虾体表有机械损伤被有害菌继发感染。
  2、防气泡病。水体过清、青苔多、水草疯长等引发的水体pH偏高,不但会导致幼虾鳃部、体表等部位出现损伤,继发有害菌感染,引发青虾伤亡,而且也会导致青虾内分泌失调,出现蜕壳不遂现象,阻碍青虾生长。
  3、防“红鳃”。春夏季节交替是青虾“红鳃”多发的时段,青虾死亡率很高,对春季青虾的成活率影响很大,发病原因多见于缺氧、pH偏高、底质环境不良和有害菌感染等。
  ◎应对方案
  1、季节交替,天气变化要注意抗应激,外泼VC或多维类产品。
  2、春夏交替,池塘极易底热、返底,甚至是同温层,出现底部缺氧,此阶段要注意使用硫代硫酸钠或氧化增氧底改,降低底热,提升底部溶氧。
  3、日常管理中定期使用强氧化底改(如高铁酸盐、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等)改善底质,降解底部有机质,减少耗氧及有害菌的过多繁殖。定期使用生物消毒剂(噬菌蛭弧菌)防控有害菌。        □李志国 彭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