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塘村村民们表演舞蹈《中国梦》。
1月30日,一场“乡村春晚”让黄塘村热闹非凡。
一曲客家采茶戏《山竹情缘》在村里唱响;身着红衣,村民们起舞歌颂《美丽中国》......1月30日晚,在广东省委政研室(改革办)(以下简称省政研室)驻村扶贫工作队、碧桂园集团(以下简称碧桂园)、欧昊集团的支持下,韶关市黄塘村举办了一场热热闹闹的“乡村春晚”,这场大部分节目由村民自导自编自演的春晚热闹非凡,甚至引来了附近镇上的居民,当晚黄塘村被围得水泄不通。
就在一年多以前,黄塘村还是一个以“脏、乱、差“”闻名的贫困村,短短一年间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更重要的是如今村民迸发出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精气神。黄塘村在这一年内究竟发生了什么?
□南方农村报记者 李丁丁
村民跳起广场舞唤起古村“文化灵魂”
白天耕田,晚上练舞。黄塘村的广场舞如今已在当地扬名。在乡村春晚舞台上,古典舞蹈与探戈表演让村民大开眼界,看到黄塘村妇女表演的《女人花》,观众们笑得特别开心。节目的参演者华姐笑嘻嘻地介绍:“舞蹈是林老师教的。林老师是黄塘村人,平时在镇里教书,晚上就回来教跳舞。
早在2017年,林老师刚回村练舞时,村民们并不认可,甚至还认为跳舞是件不正经的事情。“一开始,部分村民很有意见。”村里的本土青年、社工黄丽双回忆。随着更多青年返回家乡,城市文化被逐步带入黄塘村,与淳朴的乡土文化碰撞、融合。像黄丽双这样的年轻人会给父母们做“思想动员”,时不时讲点广场舞有关的事,老一辈们曾经固守的心门一点点打开了。
广场舞只是乡村文化苏醒的开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黄塘村曾经失落的客家文化也重新焕发生机。在春晚的舞台上,一曲《山竹情缘》的客家表演打动了在场观众,清脆的击乐声不仅推动剧目走向高潮,还敲入了大众的心里。显然,广场舞、采茶戏等文化娱乐形式一点点唤醒这个古村曾经沉睡的“文化灵魂”。
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返乡青年找到致富新路
晚会现场,返乡创业的青年代表黄晓武上台发言。两年前,23岁的黄晓武选择回乡创业,靠着在外打工赚取的本钱入行挖掘机施工队。但刚回到黄塘村时,黄晓武曾一度找不到活干,“差点破产了。”
恰好在2016年,省政研室进驻对口帮扶省定贫困村黄塘村,同年6月,省政研室联合碧桂园集团携手共建新黄塘,黄晓武一下有了新机会。扶贫需要搞建设,黄晓武参与了村里的“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挖基坑,修路,将原本脏乱的鱼塘小道变成了村民的休闲步道。
同时,省政研室与碧桂园集团通力协作,帮助村里建设雨污分流系统、完善垃圾投放等,村里昔日污水横流的场面不复存在。另外,碧桂园派出扶贫干部驻扎一线,帮助村庄新建、扩建、硬化村道和机耕路9段共7.55千米,安装路灯105盏,还打造了村委前环大池塘627米休闲步道,助力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开展,村里面貌大为改观。抓住了这个机会,黄晓武的挖土机施工队越做越大,从1台挖掘机发展到3台,业务已逐步扩大到邻村。
建文化发展基金促乡村文化振兴
以新时代的精神文化内容引领乡村文化振兴,正推动乡村发生积极的转变。如今,黄塘村“回村里”文化基地、奇石赏玩基地逐步完善,就连古时的状元拴马碑石等历史文物也得以重见天日。黄塘村慢慢变得“有文化”了。
面对这样的变化,村民们满是欣喜。黄丽双谈到,过去不少村民“等靠要”的现象如今越来越少,现在大家的思想更加开放和积极。
在这次乡村春晚节目表演前,现场还举行了3个揭牌仪式,分别是黄塘村乡村产业引导基金、乡村文艺发展基金设立仪式;中共碧桂园集团韶关区域支部委员会、中共翁源县翁城镇黄塘村支部委员会、党建结对共建揭牌仪式;黄塘村“碧乡·乡村振兴学习实践中心”揭牌仪式。其中,省政研室和碧桂园将各出资50万元,成立黄塘村乡村产业引导基金;碧桂园另出资30万设立黄塘村乡村文化发展基金,通过党建扶持、资金引导来促进乡村文化振兴。黄塘村党支部书记黄桥养感慨道,“村里办一次春晚还是很不一样,起码让外人看到黄塘村的人还是很争气,我们团结起来也是能办成大事的!”家乡更美了,人们的精气神也提起来了。春晚开始前,黄塘村还举办了一场乡贤集市,邀请镇里的乡贤前来助阵,帮村民义诊、写春联等。来自翁源镇的书法家胡老师一个早上帮村民们写了100多幅对联。
“可以说,‘乡村春晚’不仅为村民提供了物质富裕的获得感,还有精神富有的充实感。翁城镇政府干部陈燕群谈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