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5版: 一周天下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小学生“吐槽”老师拖堂,老师发朋友圈自省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19年06月15日
版次:
05
6月10日,一篇吐槽老师拖堂的小学生作文在重庆市中小学教师朋友圈热传,写下这篇作文的是南坪实验小学四年级1班的张晟远同学,他生动形象的“吐槽”,引起了老师们的反思。
“‘叮叮’优美的下课铃声响了,我像灌了一大桶咖啡一样,全身的每个细胞都活跃起来了。可是老师的耳朵像塞上了耳塞一样什么也没有听到,仍然像机关枪一样射出字来……老师快讲完吧!”
“终于,老师讲完了,我迫不及待地离开了座位,谁知刚走出教室一步,上课铃就响了。”最后,张晟远发出感叹:“拖堂真要命!”
这是端午节假期,张晟远完成的语文家庭作业。10日,当他交上这篇作文,很快就在年级传开了,其声情并茂的“吐槽”在师生中引起了热烈讨论。
“因为数学题比较有逻辑性,有时已经讲到一半,就想接着给他们讲完,如果留到下一节课,又要重新开始,所以有时就占用了一些课间休息时间。”张晟远的数学老师梁老师坦言。她同时表示,自己坦然接受来自学生的批评。
“文章写出了真情实感,非常生动、形象、具体。”尽管是一篇“批评”老师的文章,语文陈老师认为,文章写得非常好,自己受到了深深的触动,读完后不自觉地反思。陈老师将此拍照发到朋友圈,老师们纷纷被张晟远的诚实、率真打动,就此展开了讨论。不少老师将它分享到了自己的朋友圈自省,并呼吁道:“别拖堂了,因为没有人听。”
点评
老师的苦心与责任心值得理解,但要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无论当堂课的知识有多重要,到了下课时间都应该停止了。因为从学习的科学性来讲,一节课下来,老师在课堂上讲了几十分钟,也要让学生有消化、咀嚼、反思的过程,时间上的“留白”比起拖堂,可能更有助于学生学习。
上一篇:
“打老师”案被告:个人恩怨,非针对教师群体
下一篇:
造谣华为内部有间谍者被拘留
上一篇:
“打老师”案被告:个人恩怨,非针对教师群体
下一篇:
造谣华为内部有间谍者被拘留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