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草机大大节约蟹塘除草人工,而且不伤害虾蟹。
南方农村报记者 杨玲
“养蟹先养草”,水草对于河蟹养殖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然而,控制水草密度是一个技术活,在养殖过程蟹农需要经常人工疏草,不但人工费高,还很辛苦,如果有个“收割机”机械化除草,你乐意不?
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渔业科技示范基地,南方农村报记者看到这样一部机器:一条带48伏的电瓶的小船,加上一个扒草床,人只需要控制船只,它会自动把路过水线上多余的水草连根拔起,通过草床带上船体,因为草床上的突起是软的,不伤蟹,也不会把虾蟹带上来。以20亩塘为例,纯用人力疏草平均1个人1天,而用机器只需要一个人1小时内即可完成。
据常州华溪渔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新华介绍,目前这种疏草机已经更新到第三代,每年销售450台左右,客户暂时主要集中在金坛、溧阳等苏南产区。
“我们金坛人工高,一天一个人工200块钱,还经常请不到人,发展机械化对解放劳动力是势在必行的。”金坛区养殖户周新中告诉记者,他自家的塘口铺了点式曝气增氧系统,水草收割机几年前就已经在用了。
2019年6月28日,由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主办,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承办,江苏省农机具开发应用中心、江苏省农机服务协会、江苏省河蟹产业技术体系协办的“全国河蟹生产机械化观摩交流会”在江苏常州举办。记者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渔业科技示范基地现场,见到了许多有关河蟹机械化养殖的机器设备:蟹塘吸污清塘、水质调节、水体增氧、水质监测、水草管护、自动投饵、加工分拣、冷链运输等,让人大开眼界。
河蟹养殖是我国水产的重要优势特色产业,养殖覆盖17个省市,目前,全国河蟹养殖面积超过1000万亩,总产量90万吨,总产值达1000亿元,为发展农村经济,丰富水产品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重大贡献。江苏省河蟹产业规模大,养殖面积超过400万亩,产值近300亿元,河蟹蟹种总量达到160亿只左右。
会上,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沈毅表示,河蟹是江苏渔业的优势特色主导品牌,河蟹养殖成本连年攀升,人工成本涨幅最大,制约了河蟹产业发展,加快实施“机器换人”,推进河蟹生产机械化已迫在眉睫。他衷心地希望金坛区,在各方面的关心支持下,要积极打造全国河蟹生产机械化示范区,江苏也要积极争创全国河蟹生产机械化示范省,为全省和全国渔业机械化水平提高树立样板、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