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海鲈养户的日子并不好过,鱼价长期低迷,出鱼一拖再拖,在养殖过程中病害频发、死鱼较多。近期受猪价影响,珠海地区的海鲈价格最高达到12元/斤,但对于大部分旧鱼养殖户而言,却面临出鱼即亏本的尴尬局面。
目前,珠海地区海鲈不同规格的旧鱼处于两个极端的状况:1-1.4的级鱼,由于市场紧缺,流通需求大,价格涨至12元/斤左右;而2斤以上的大规格鱼,由于存塘量较大,且需求较弱,目前塘头价还不到9元/斤,且面临滞销。
而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投苗的新鱼,目前最小规格只有1-2两,最大的有7-9两,其中少量9两左右的新鱼也在近期陆续上市,价格在10元/斤左右,目前市场上的出鱼主力军仍然是旧鱼。
新鱼养殖至今,成本在7-8元/斤,以目前价格来看,养殖户赶出新鱼,能获得2元/斤的利润空间。而旧鱼则显得没有那么幸运,由于养殖周期过长,加上今年整体的市场饵料系数高,旧鱼的养殖户成本高达10-11元/斤,以目前的鱼价出鱼,养殖户将亏损1-2元/斤。
今年上半年珠海海鲈的行情比较低迷,与2016-2018年期间有着较大的落差。以去年为例,6-7月的时候1.2-1.5斤的鱼能卖到12元/斤左右,养殖户出鱼积极,在这一波出鱼潮中大多获得可观的利润。而今年同期却最低跌至8元/斤,跌幅超过4元/斤。因此养殖户观望心理浓厚,在6-7月不愿意出鱼,因此造成大量旧鱼积压,时至8月份,存鱼规格加大,反而更加难卖,鱼价仅小幅上涨到9元/斤左右,旧鱼养户面临存鱼规格变大、滞销的困境。
此外,不少养殖户都反映今年市场上整体的饲料质量似乎有所下降,鱼的病害比较严重,死鱼现象较多,因此造成整体的饲料包产系数偏低,直接增加了养殖成本。有养殖户透露,以往一包饲料可以出鱼30斤鱼,最差也能维持在27-29斤;但今年只有23-25斤,甚至还有低至18斤,饲料包产系数偏低。当然,也有人认为不能完全怪罪于饲料厂,气候不佳也是造成死鱼多发的因素之一。为此,有厂家更改饲料配方,推出新产品,意图继续稳住市场份额。
对于存有大规格旧鱼的养殖户来说,当下虽然鱼价低于成本价,出鱼即亏损,但继续存塘意味着耗费更多的成本,包产系数偏低,死鱼频繁,在加上鱼价还依然看不到希望,大部分养殖户还是选择忍痛出鱼,及时止损。□庞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