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华南稻区警惕稻飞虱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9年09月21日版次:10
  南方农村报讯 近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发布测报,当前华南、江南中稻陆续成熟,晚稻处于分蘖至孕穗期,下阶段南方稻区适温少雨,预计水稻病害扩散速度减缓,水稻害虫将进一步加重为害,尤其要警惕稻飞虱在华南和江南中晚稻区局部漏防田块存在暴发成灾的风险。
  稻飞虱是刺吸式害虫,它通过口针刺吸危害水稻,同时刺吸时分泌出唾液或毒质,引起植株细胞坏死,飞虱的分泌物上易滋生黑色霉层,可造成株高、分蘖和穗长减小,粒重减轻。还由于若虫多生活在稻丛的下部,易引起下部稻茎霉烂,造成水稻成片的倒瘫(俗称“冒穿”),大发生时整株枯死(俗称“落塘”)。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预测,目前稻飞虱在南方稻区总体中等发生(3级),江南局部偏重发生(4级),重于上年;当前发生面积8939万亩,同比增加3.7%。华南、江南中稻区和西南单季稻区稻飞虱防控效果好的田块虫量基本控制在防治指标以下,百丛虫量一般450-900头;华南、江南双季晚稻区稻飞虱继续上升,百丛虫量一般150-500头,高的1000-2000头。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10天南方稻区没有明显降雨,江南和华南的部分地区还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对稻瘟病、纹枯病等水稻病害有一定不利影响,但秋天不凉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稻飞虱的发生繁殖,尤其是华南和江南双季晚稻区距离收获还有1-2个代次,稻飞虱存在点片暴发成灾的风险。
  下阶段,建议加强虫情监测,提前做好防控准备。在准确测报的基础上,把握防治适期,实施科学用药。药剂可选用吡蚜酮、噻嗪酮等,注意交替用药或者区域性差异化用药,药剂喷雾时应注意喷于植株中下部稻飞虱栖息危害部位,提高防治效果。此外,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合理灌溉、适时晒田,改善田间环境,提高水稻抗逆性,改善稻田生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