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9版: 畜牧、广州价格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中国科学家首次解析非洲猪瘟病毒结构:像“俄罗斯套娃”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19年10月31日
版次:
09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上海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南开大学原校长、国际生物物理联盟原主席饶子和在活动中分享了中国科学家对非洲猪瘟的研究成果。
饶子和介绍,非洲猪瘟是一种古老的、高度传染的、致命性家猪和野猪疾病,它的病原体100年前在肯尼亚被发现。过去100年间,非洲猪瘟从非洲传到欧洲,到南美,这个过程花了100年的时间,证明它的传播速度非常慢。
“去年8月,非洲猪瘟蔓延到中国,就像一场大火般烧开,成了一场大灾难。”饶子和介绍,“今年以来,曾爆发或正在爆发疫情的国家和地区有26个,我国和越南受灾最严重。”
饶子和严肃地说,“过去百年间,没有全世界规模的非洲猪瘟爆发,人类对疾病了解有限。我们对机体免疫应答机制不清楚,对病毒和宿主的相互作用也不清楚。”
他介绍,经过4个多月在上海科技大学生物电镜中心的观察,研究团队首次在冷冻电镜下得到了高分辨率的非洲猪瘟病毒结构。这是一种正二十面体的巨大病毒,由基因组、核心壳层、双层内膜、衣壳和外膜组成,病毒颗粒包含3万余个蛋白亚基,组装成直径约280纳米的球形颗粒,这也是目前解析近原子分辨率结构的最大病毒颗粒。
“流感病毒一般只能编码10种蛋白。SARS病毒算比较大了,能编码28种蛋白;但非洲猪瘟病毒能编码235种蛋白!”饶子和说。目前,他带领团队已累计获得7万余张高质量显微照片,完整病毒颗粒接近6.5万颗,合计超过100TB。
“通过3D建模,可以看到非洲猪瘟病毒的结构,就像俄罗斯套娃。外层衣壳保护着内层蛋白和核酸结构。”饶子和介绍,“我们在原子结构层面看到了非洲猪瘟病毒结构,可以帮助我们尽快设计疫苗。” □新牧网
上一篇:
“公司+农户”为散户提供复产支持
下一篇:
终端走货不畅猪价高位调整
上一篇:
“公司+农户”为散户提供复产支持
下一篇:
终端走货不畅猪价高位调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