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南方肉牛市场依赖北调和进口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9年11月07日版次:09

  扫码了解活动详情。

  南方农村报记者 曾慧玲 李峙贤

  受非瘟的影响,今年牛羊肉等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价格持续走高。据商务部数据,10月中旬全国白条牛批发价格65.06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上涨18.7%。当前国内牛羊肉供应缺口较大。
南方市场产需不对等
  我国牛肉消费量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据海关总署统计,我国人均牛肉消费量已从1987年的0.69kg上升到2018年的6kg,增长近十倍,2018年我国牛肉消费量超过810万吨,产需缺口超过100万吨。但我国基础母牛数量较少,加上土地、饲料、人工等成本较高,造成我国牛肉长期供不应求。
  巨大的缺口,进一步抬高了进口量。海关总署最新进数据显示,9月牛肉进口量为15.21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52.5%;1-9月累计进口牛肉113.24万吨,同比增加53.4%。
  南方作为牛肉主销区,产需缺口成了难克之题。在供给侧结构改革推动下,南方地区逐渐开始重视肉牛产业的发展。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曹兵海教授分析,肉牛产区已经向南方转移,“现在南方多个省份正在慢慢发展,比如已经行动起来的广西、云南、四川、贵州等。”
  曹兵海表示,10年前,南方母牛只占中国母牛存栏量的37%,而南方地区的牛肉消费量却超过全国总量的51%,自产牛肉只能满足自身消费量的一半。虽然10年过去了,但南方牛肉供需不平衡、依赖北调和进口的情况依然存在。
人才断层制约产业发展
  南方之所以深陷此般困境,与人才断层、政策缺失等密切相关。曹兵海教授以采购原料举例,很多南方养户从吉林、黑龙江采购草料,误以为“牛必须吃这类草才行”“只能到北方去买草”等,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还把身边现成的可利用的草料荒废了,如香蕉树、木薯叶、甘蔗渣滓等。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养殖户缺乏专业人才的指导。
  事实上,南方肉牛产业从企业到养殖组织再到个人,都还没有达到一定的人才储备量。
  南方在肉牛发展模式上习惯模仿北方,但曹兵海认为,南方应该有一套独立的产业模式,涵盖经营、技术、商业等方面,这涉及到整个教育体系、人才培养体系、产业体系等,而形成这些模式和体系与相关政策支持密不可分。
会讯
  “做强牛羊产业,助力消费升级”2019第二届南方牛羊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南派牛羊美食文化节将于11月9-10日举办,凝聚南方牛羊产业力量,为南方牛羊产业共建集交流平台。
  地点: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主办单位:南方农村报社
  承办单位:牛羊宝典、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支持单位:广东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南方现代草牧业创新团队、广东省奶业协会、广东省草食动物产业联盟、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