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4版: 2020广东两会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心里装满民生发展良策
省人大代表聚焦扶贫、医疗、教育等热点谈建议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0年01月14日
版次:
04
“你今年准备提什么建议?”“去年的建议办理情况如何?”1月12日,即将出席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的700多名省人大代表陆续抵达驻地报到,不少代表刚放下行李就开始热烈交流,讨论一年来的履职感受和今年带来的建议。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代表们的建议大多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医疗卫生、生态环保等主题,“口袋”里装满了促发展、惠民生的良策。
谈区域协调发展◥>
打造北部红色旅游发展基地
如何补齐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在基础设施、科技人才等方面的短板?如何带动老区苏区人民脱贫致富?围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代表们积极建言献策。
广东省人大代表、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农机安全监理站站长房玉红说,近年来,随着粤湘联系日趋紧密,高速铁路重要性日益凸显。目前,南北客运大动脉京广高铁趋于饱和,而湘南、粤北等地仍存在大片铁路空白区域。为推动这些地区互联互通,她建议加快规划建设永州—清远—广州高铁。“永清广高铁开通,连通中南、华中、华北、西北地区,可使沿线地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劳动力供应地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有助于深度开发沿线丰富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
省人大代表、揭阳市交通运输局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副站长罗伟同样关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话题。“揭阳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强交通基础设施是关键。”罗伟说,虽然揭阳与粤港澳大湾区的物理距离相对较远,但可以利用高铁网、高速网等交通设施缩短时空距离。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省人大代表、广东广青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田伟光将目光聚焦于欠发达地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工业、农业领域缺乏科技人才,特别是缺乏高端人才的问题比较突出,制约了产业发展。”田伟光建议,可制定专项政策,吸引更多外地优秀人才到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工作。同时大力实施青年企业家培养计划,为创业人才提供创业资助资金。
“我这次带来的建议是关于打造全省北部红色旅游发展基地的。”省人大代表、广东众同信律师事务所主任陈小雄认为,打造北部红色旅游发展基地可提升红色遗址和遗迹保护水平,同时,通过充分利用文化资源拉动旅游消费,借助红色旅游传播革命历史文化,能够真正实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谈乡村振兴◥>
加快推动村情志编修工作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推动实现乡村振兴尤为关键。多位代表经过前期调研,带着思考与建议而来,为加快农村产业发展支招。
推动乡村发展,不仅要产业振兴,还要文化振兴。省人大代表、广州尚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锦英认为,做好村情志编修工作,能助力乡村振兴。她建议,把村情志编修纳入各级地方志工作部门职能范围,试点推进,由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支持,以地级以上市为单位,所辖每个县区选取1—2个村庄开展村情志编修试点,试点成功后可分阶段、分步骤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韶关仁化县大桥镇水江村是省级贫困村,也是韶关市唯一依靠简易船只通行的行政村。省人大代表、韶关市仁化县人民医院医生罗兆祥调研发现,遇到枯水期或汛期,水江村的渡船会停摆,村里种植的1500亩柑橘曾经丰产,却因交通问题导致销路不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民致富。他希望能深入调研村庄“建桥难”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听取当地干部和群众意见,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帮助贫困村实现脱贫奔康。
谈学校教育◥>
完善幼师职称评审体系
不少代表关心教育话题,特别是幼儿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心理健康、校外培训机构长效治理等让代表们讨论很久。
“目前,从事幼儿教育的人员流动性高,虽然能参与职称评选但门槛过高。”省人大代表、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六联小学教师农凌说,建议政府在加大对学前教育硬件投入的同时,关注幼师发展前景,提升幼师薪酬待遇水平,完善幼师职称评审评定体系,让幼儿教育走上专业化发展道路,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
省人大代表、汕尾市海丰县彭湃中学教师鲁春琴今年重点关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在她看来,当前学校正处于教育改革即素质教育深化发展的阶段,但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足。她建议尽快搭建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在互联网上集纳优质心理学教师和专家资源,使学生通过学号登录即可获得在线咨询等心理服务。
省人大代表、佛山市禅城区支持教育志愿者协会理事长伍景勋则希望加强对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的身份验证,在机构醒目处公布未成年人保护措施、注意事项,多措并举保护学生群体。
□据《南方日报》报道
上一篇:
广东亟需深挖农业文化遗产
下一篇:
上一篇:
广东亟需深挖农业文化遗产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