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中年,不只是“油腻”和“危机”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03月05日版次:13

  中年伴侣,不少是同床共枕各怀心事。

  《中年的意义》,【英】大卫·班布里基 著,周沛郁 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年5月出版。

  编者按 人到中年,人们常常因内心的忧虑和自我怀疑而蒙上阴影:
  我要怎样才能看起来年轻一点?
  我变得不爱交新朋友,是我老了吗?
  面对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我比以前不快乐吗?
  孩子们即将离家了,我该怎么办?
  在我身边的这个人是谁,我们为什么不像以前那么恩爱了?
  这些问题,也许我们可以从《中年的意义》一书中找到答案。本书作者大卫·班布里基是英国剑桥大学临床兽医解剖学家,同时又是艺术与人文领域的研究员,他从人类学、神经科学、生物学和心理学等视角透视中年,以清晰、优美而流畅的文笔,阐述了人到中年所经历的身体、心理和情感变化背后的科学根据,揭示出人类之所以形成动物界专享的中年现象,是数百万年演化出的完美礼物。作者告诉我们,中年是人生的黄金阶段,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具有重要的地位。
  中年危机这个词,让年轻人莞尔、中年人皱眉。
  它在20世纪70年代发源于美国,根据发生在人生中一段定义模糊的时刻,牵涉三种忧虑的混合:身体衰退、寻求年轻女性青睐的悲哀渴望和沉迷于幼稚活动,在这一切之上,还增加了心里忧虑的感觉。
  目前心理学家的共识是,男性中年危机这种概念定义不清、没有切实证据。不过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我们仍然紧抓着种种说法不放?
  我们可能喜欢中年危机,因为中年危机说的是我们想听的事。比如戒零食戒烧烤,却依然无醉不欢,唏嘘相见太晚;又如喋喋不休,分享着自己的英雄往事,在重复了数百遍之后终于烦走了自己的儿子;又如我们更喜欢看老戏骨,因为中年的演员才能担得起大出的轴子戏,到中年才真正懂得戏的内容……
  有时候甚至带了点浪漫、英雄式的弦外之音。
  例如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行动家常常表示,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在中年时期经历剧烈的变化,因而成就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事业。虽然我们大部分人并不会重塑人类文明,只会埋头工作,但我们都有与过去握手言和,迎来自身“智识巅峰”的伟大时刻:
  中年人表现出一些独特的社会化模式。他们不像年轻人一样爱社交,但年纪较大的的成年人比年轻人更积极地评价他们的社会交往。他们和一小撮人的社会互动似乎还增加了。例如,许多中年人和兄弟姊妹重修旧好。
  年轻时,人生似乎朝遥远的未来延伸,和其他人互动的目的是获取信息;进入中年,时间突然变成有限的资源,而他们的社交目标,从收集信息转变成和其他人发生情感联结。针对这理论,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年轻人亟欲学习,而中年人则渴望和家人亲友建立互相支持的关系。
  感官退化、反应迟钝、保守小心……中年人真的不如年轻人了吗?
  绝对的速度未必是认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远古时期,群居生活的狩猎活动常常组成各种年龄层的团体,年轻人虽然常常最先听见猎物的脚步声,但这并不影响中年人坐镇后方协调整个狩猎行动的能力。他们在大草原上狩猎和采集的效率,大概胜过年轻的同伴;到了近现代,他们则更懂得在城市中赚钱,有更强的政治势力。
  人类处于一个智力、技术和社会性的良性循环之中,而驱动这个循环的力量正是中年人。基因的遗传作用并不能将所有的信息传承到下一代,但那些有助于人类存活并繁衍,如各式各样的知识、技术、价值观、态度和目标都会代代相传,我们称之为“文化”。除了中年人,谁还可以扛起这个文化传承的重责大任?
  中年人兼具经验和精力,不仅可以口耳相传,还可以身体力行地进行示范。因此,就算精力开始衰退,人类社群的年长成员仍然是经验最丰富的人,世界上到处都是中年人在训练青年,虽然这些青年常常比中年人聪明伶俐,中年人却因此拥有惊人的固有价值。
  中年人,忘了你的大肚腩和鱼尾纹,这是山顶,是人生真正的黄金时代。
  “爱”通常有几个阶段:
  最初爱上一个人时,爱是完全的脑内现象;
  接着来到令人兴奋的阶段,双方经过彼此激烈的心里重组——他们对彼此变得天真,把彼此理想化,否认对他们心仪对象的任何批评。这个爱情阶段不只是心里现象,身体的化学状态也会发生变化;
  下一个阶段里,关系比较平静、真实,许多和爱情有关而可测量的化学变化消退了,大概是人类因为演化而把注意力从伴侣转移到两人爱情结晶身上时,在成年初期相遇的夫妻来到中年,这种化学激发的火花早已转化成调整后的关爱。
  中年的人生阶段里,子女离家,夫妻的关系从一个多人的单元恢复为两人的单元。
  而不论是否为人父母,是异性恋还是同性恋,当从前年轻时恋爱、追求成功和养育子女的冲动减退、每对夫妻逐渐来到人生的中点、看着对方和自己都经历生理和心理转变的时候,这种长期的关系展示出脆弱的一面。
  以前相拥入眠的伴侣,也许如今同床共枕各怀心事:
  睡在我旁边的那个人是谁,我怎么好像突然不认是她了?
  身边这个一身皱纹、大腹便便的家伙,真的是以前我爱上的那个桀骜不驯的男人吗?
  将中年夫妻关系的僵局归咎于彼此不沟通已是陈腔滥调,事实或许恰恰相反——中年伴侣太擅长潜意识的沟通,所以他们常常不需要言语讨论,很容易就形成对彼此无要求、没有爱和感情的关系。
  男性在乎的是真实,女性则是真实感。
  因此,在男性经常认为自己的婚姻完美无缺,因为自己提供了殷实的家境并得到了稳定的关系的时候;女性极有可能正破天荒第一次开始在朋友面前表示对伴侣的失望,失望于他们被动、不愿意改变、情感依赖、或是无法养家。
  所幸的是,大部分的婚姻不会在中年失败。因为伴侣都知道对方身上的聪明、宽容、幽默和仁慈很吸引人。这些对青年人而言乏味可陈的特质,则是中年人是否能携手终身的重要条件。
  演化生物学家认为,喜欢这些特质,是因为这些特质是拥有健康基因的迹象,表示有能力照顾后代,为他们提供资源。
  此外,因为这些特征不会随着外表衰退而消失,甚至能在潜意识里提醒自己,眼前这个油光满面、肥胖下垂的家伙,真的是以前和我相约到老的人。
  因此,也许离婚、私奔、见不得人的私情……这些挑战着中年人敏感神经的事情正在上演,虽然有矛盾的冲突,但中年的关系其实比我们想象中的稳固。
  男人不会总想着为了年轻的模特而抛弃自己的妻子;造成出轨的原因,通常不是想离开长期伴侣的冲动;婚外情常常不像婚姻那么能满足情绪。中年的爱不是因为平静和无聊所以能够延续,而是因为这代表了两人对彼此最复杂的承诺。
  毕竟我们到中年的时候,终于长大了。
  而真正的长大在于:
  那天你拒绝了别人的调情,下班回家看到自己的伴侣,不禁莞尔一笑。他/她问你,什么事这么开心?
  厨房飘来好吃的味道,你想了想,你们走过了好长的路,都渐渐发福,养育了一双虽然调皮却很善良的儿女,具体的细节,记得不记得,都不再重要。
  你笑了笑,说:没事,饿了而已。
  我们一起脱发,一起长皱纹,一起大肚腩,一起变老的日子,不是中年油腻,是中年有你,一人足矣。   (节选自《中年的意义》)
  《中年的意义》,【英】大卫·班布里基 著,周沛郁 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年5月出版。

下一篇:“炕琴”不是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