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微信遗嘱”上线,一天超千人使用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04月11日版次:05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遗嘱通常会被认为是一种对家人的嘱托,对后人的寄语。大数据显示,中青年订立遗嘱人数持续增加,“90后”三年来立遗嘱人数翻近3倍。
  在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危机中,很多人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对生死也有了更多感悟。给亲人写遗书、留遗嘱的想法,变得不再突兀。非常时期,中华遗嘱库开通了“微信遗嘱”功能。一个多月以来,已有近千人通过微信订立遗嘱。
  3月28日,中华遗嘱库正式发布《2019中华遗嘱库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并对所保管的遗嘱进行数据分析,此次白皮书通过对各地数据的详细分析,全面呈现出全国遗嘱大数据及各地特点。
  与老年人群体相比,90后立遗嘱人群给遗嘱增加了更加丰富的财产类型。除了房产、银行存款、股票账号等,90后所立遗嘱中分配的财产,还包括了支付宝、微信、QQ、游戏账号等内容,而这些虚拟财产是“90后”遗嘱中常见的财产类型。
  90后分配财产内容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90后立遗嘱人中,80%已经有自己的房产。据了解,此部分人群中,父母买房挂名在子女名下的现象比较常见,有些父母甚至会将部分股权挂名在子女的名下。
  从数据上来看,几乎所有“90后”在写遗嘱时,都会将自己的银行存款纳入遗嘱分配的财产当中,说明此部分财产是年轻人当下比较重要的资产之一。
  中华遗嘱库表示,“微信遗嘱”服务实际是一种“情感遗嘱”,主要是用来传递亲人、朋友间的叮咛和嘱托,不作为法律意义的遗嘱。对于涉及财产内容的遗嘱,还是要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办理。
 点 评
  我国《继承法》对遗嘱的形式有着明确的规定,目前“微信遗嘱”还不在内,使用微信的方式进行遗产分割的遗嘱,是没有法律效力的,不被法律认可。随着社会的发展,将来很可能会认可微信遗嘱,但这需要法律法规的明确出台,目前还无法做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