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网红带货”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05月02日版次:02
| 网议 |
  新闻背景:江苏南通市民杨先生观看了某直播平台的主播带货后,购买了一床鹅绒被。主播直播时,称该鹅绒被填充物为100%鹅绒,面料为全棉防羽布。但杨先生收货后发现,面料是化纤布,且被子里面填充物是垃圾棉。(4月29日新华每日电讯)
  @张全林:现行“网红带货”多为商家与经纪公司合作,由经纪公司安排“网红”推广产品。经纪公司只与商家约定带货的产品和流程,对产品质量的把关并不严;带货“网红”只是在镜头前进行产品推荐,很少会事先对产品进行全面了解。究竟谁应该对商品质量负责,成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并没有法律法规进行明确定责。
  传统电商平台对产品质量和服务有比较严格的要求,但“网红带货”多在短视频平台上流行,这类平台不同于传统电商平台,对产品质量缺乏明确的准入门槛和规范标准,给“三无”产品登堂入室留下了空挡。这实际上是一处监管白地,“网红带货”既缺乏门槛制约,又缺少资质审查流程,时间一久,难免会泥沙俱下。
  @弓长:网红带货的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管理不力,直播门槛、售卖商品准入门槛和规范标准不够明确等,给了一些“三无”产品和小作坊借此进入的机会。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已达4338亿元,预计2020年行业总规模还将继续扩大。带货直播可谓潜力巨大,但真想行稳致远,还须靠完善的制度和规范护航。
  直播带货与其他电商行为基本没有本质区别,理应受到电子商务法的约束,但现实中对此类行为的定性尚不明确,这就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明确直播带货中各方的权利义务,进而避免各种打擦边球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相关平台也要提高准入标准,完善诚信评价机制和黑名单制度,对有售假、伪造流量等行为的主播严厉查处。而网红们若真想长红,必须爱惜自己的羽毛,用诚信、专业、厚道赢得消费者和粉丝的信任。
  @丁恒情:“直播带货”需要精耕细作,切不可“粗耕滥作”。具体来说,重点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其一,要更加敬畏市场规律,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让农民都配上“诸葛亮”,解决好土地上种什么、怎么种、种出来的东西卖给谁的问题;其二,要进一步强化农产品产销衔接,稳步建立高效、畅通、安全、有序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全力提升农产品流通水平;其三,要加快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进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标识规范化和产品品牌化,让农产品更有“含金量”。只有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才能提高地方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让农民从土地上得到更多收益。

上一篇:凝心聚力决胜全面小康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