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小龙虾问题多发改底已刻不容缓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05月19日版次:10
  小龙虾作为典型的底栖动物,主要的活动场所是池塘底部,因此,底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小龙虾的长速和品质,从而影响小龙虾的卖价。
  近期走访市场,各种养殖问题逐渐凸显,龙虾尾部水泡、肠炎、底板脏、纤毛虫,红黑水、青苔水草腐烂等问题随处可见。为什么会集中凸显这些问题?我们调研走访27名养殖户发现,多数养殖户朋友们并不重视改底工作,截至5月10日,能够做到定期改底(5次以上)的养殖户仅占19.05%,小龙虾近期问题多发,主要就是底质恶化严重。
◥>底质已恶化的表现<◤
  ①龙虾底板发黑,尾部有溃烂,体表脏或附着“绿毛”;②小龙虾缺氧上草,底质黑臭;③地笼脏臭,龙虾上笼少;④水草脏,水草活力差;⑤水质粘稠,下风口杂质、油膜多。
◥>底质恶化的危害<◤
  恶化缺氧影响摄食和生长。随着养殖天数增加,残饵粪便积累,稻梗青苔腐烂,产生较多有毒有害物质,耗氧增加,溶氧低于1mg/L,从而影响龙虾摄食和生长。
  引起小龙虾细菌性疾病和肠炎,造成死亡。温度升高,底质环境恶化,更利于各种有害菌滋生和暴发,更易侵染小龙虾,造成损伤和死亡。
  造成小龙虾卖相差——脏底板和纤毛虫。作为底栖动物,生存场所为池塘底部,底质黑臭极易造成底板黑、脏,体表被覆纤毛虫,从而影响卖价。
◥>正确改底方式<◤
  进入5月份,小龙虾处于养殖高产期,新陈代谢增强,残饵粪便增加,建议加强改底,改底频率改为7天一次,全池抛撒底健康组合(2包底倍健+1袋底倍康)10-15亩,根据池塘实际条件,可酌情加大剂量使用,配合好易典消毒,能够有效减少病菌滋生,保证成活率。5月份小龙虾养殖,需要通过改底消毒减少发病率,通过改底改善龙虾体脏卖相差的情况,这样不仅有产量还能有价格,养殖才能保证盈利。
□安徽海大 孙刚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