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10版: 水产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湛江蝉联“中国对虾之都”称号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0年06月23日
版次:
10
南方农村报讯 6月18日,笔者从市商务局获悉,湛江市“中国对虾之都”称号于5月11日顺利通过复审。这是湛江市自2010年获得该称号后第二次通过复审,继续被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该称号,自2020年5月12日起,有效期五年。据了解,“中国对虾之都”授牌仪式将于8月18日在线上举办的“2020中国国际水产博览会”上进行。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此次复审由以往的现场评审改为专家线上集体视频评审。4月22日,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组成专家评审组,与湛江市代表团召开线上视频评审会议,听取了湛江市代表团的工作汇报,审阅了复审材料。
经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湛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对虾产业发展,产业基础雄厚,转型升级进展明显;品牌效益、产品知名度不断提升;注重质量体系建设,产品得到国内外市场认可;政策、科技支撑有力,产业可持续发展,符合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中国特色水产品之乡”的评审条件和要求,复审建议继续授予湛江市“中国对虾之都”的称号。
经过多年发展,湛江对虾的养殖、加工和出口等产业核心环节已在全国形成了绝对优势,湛江市水海拳头产品“对虾”连续多年在养殖面积、对虾饲料、对虾种苗、对虾产量、加工规模、产品出口、专业市场七个方面保持“全国第一”,并在全球的对虾流通市场占据重要份额。
据了解,湛江现有对虾种苗场近500家;对虾养殖场16000多个,2019年养殖量达25万吨,产值近60亿元;对虾年加工能力100万吨;拥有全国最大的对虾专业交易市场;取得出口卫生注册的对虾加工企业33家。
2019年,湛江水海产品出口达6亿美元,其中对虾产品出口4.6亿美元,占全国对虾出口份额近三成,海水养殖南美白对虾销售量占全球份额的15.4%。
在规模效应的带动下,与对虾养殖加工相配套的饲料生产、渔业机械、渔用药物、运输业、服务业纷纷集聚湛江,初步形成了集生产和出口功能于一体的四大产业集聚区:以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为代表的东海岛种苗繁育核心产业集群,以万亩虾塘为代表的雷州半岛东、西海岸养殖核心产业集群,以国家水产品加工示范基地为代表的开发区、麻章加工出口核心产业集群,以湛江南方国际水产交易中心、霞山水产品批发市场为代表的交易核心产业集群。 (陈彦 莫婷婷)
上一篇:
加州鲈低密度养9个月可出鱼
下一篇:
又一家检测中心入驻顺德 助力水产品安全
上一篇:
加州鲈低密度养9个月可出鱼
下一篇:
又一家检测中心入驻顺德 助力水产品安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