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10版: 水产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罗虾如何落地海南?五点意见供参考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0年06月30日
版次:
10
近年来,海南掀起了一股罗氏沼虾(业内简称“罗虾”)养殖热潮,大体是因为海南的海虾比较多,而海南本土的淡水虾比较少,加上罗氏沼虾肉质偏嫩甜,又没有海鲜过敏等方面的困扰,一时间风靡全岛,供不应求,价格逐步攀升,最高峰的时候10支/斤左右的虾塘头价一度飙到90元/斤。
养殖热度从2019年开始下降,罗氏沼虾总体的养殖量到了一个峰值,岛内全年约有500吨,开始出现虾不好卖的情况,一天出塘只在2000斤左右。2020年初,原本囤货在春节出售的虾,因流通受限,价格一路走低,一直到3月下旬随着流通的恢复,虾价才开始逐步走高。
通过这四年的跟踪,笔者认为,要想罗氏沼虾在海南稳步、健康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 掌握标苗技术 ·——
由于海南气候条件,虾苗敌害如蝌蚪、杂食性、肉食性野生鱼苗等天然敌害比较多,且很难完全杀灭。要提高虾苗成活率,一定要掌握这门标苗技巧。
要应对罗氏虾苗期的敌害,笔者认为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彻底清塘。目前养殖户清塘方式比较单一,要么石灰粉清塘,要么漂白粉清塘,要么茶麸清塘,基本上单一进行,组合清塘的方式非常少。建议各位养殖户进行组合清塘,塘内水位放到20-30厘米,采取组合方式清塘,并且把增氧机开起来,将塘水转动起来,让清塘剂发挥最大效用,最大程度杀灭虾苗敌害生物。
(2)围网标苗,即网箱标苗,以往的围塘一角等方式难以彻底隔阻敌害生物。围网标苗要注意密度问题,有条件的可以采取网箱外水车式增氧,网箱内进行气石或纳米管增氧。
——· 控制好养殖规模 ·——
罗氏沼虾在海南本土的消费力受制于人口、经济、宣传等方面,一旦量产超过一定限度,销售会有很大难度。远途运输则是主打反季节差异化,但这点往往难以达成,一是因为远途运输的成活率暂时没有太好办法解决;二是因为广东主产区养殖量巨大,运输到岛外销售受成本问题制约。
从目前来看,一旦岛内产量超过1000吨/年就会产生比较严重的滞销。所以罗氏沼虾在海南要控制养殖规模,养殖户才会有比较合理的报酬,扩大规模需等待新型销售模式的普及和自贸岛的逐步推进。
——· 合理设计养殖规格 ·——
针对海南本土的实际情况,要逐步开发属于海南特色的规格。浙江、广东等地的收虾规格在35-40支/斤,海南出虾规格建议在5-30支/斤,整体偏向大规格出虾更符合海南实际情况,才会有比较合适的养殖效益。
产品销售走两条线,一条走亲民路线,这条路线以岛内居民为主,规格按照20-30支/斤塘头价30-35元/斤销售,符合居民消费需求;另一条线走高端路线,走5-10支/斤规格塘头价50元/斤,体现规格效益差异化。
——· 抓捕和暂养技术 ·——
由于罗氏沼虾不适用虾笼抓捕,只能像抓鱼一样用网具抓捕,而目前的市场需求暂时没办法做到出售整塘虾,建议够规格的时候,统一抓捕后进行标苗网箱一样的暂养操作或者岸上建水泥池暂养,分批出售,以节约网工投入和提高虾远途运输成活率。或者利用抛网抓虾,按照实际需求进行抓捕,同时做好暂养,以保障虾运输成活率。
——· 做好品牌创建 ·——
当下百姓的食材需求已经逐步改为安全、健康、有特色的食材需求,建议打造海南罗氏沼虾特有品牌。打造海南罗氏沼虾品牌可以按照以下两个方面开展宣传工作,一是宣传海南罗氏沼虾特有的鲜嫩,二是一定要把无抗化养殖工作落到实处,让消费者吃的放心。无抗化养殖技术,一方面需要因地制宜制定产量设计,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动保产品和相应基建设施提高产量,不能盲目扩产。
以上观点和建议仅供参考,如有不对请指正、交流。 □葛勇
上一篇:
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云课堂开课
下一篇:
上一篇:
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云课堂开课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