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斑马线”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07月11日版次:02
| 网议 |
  新闻背景:近日,浙江温州市苍南县一名干部因累计3次未礼让斑马线行为,失去了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资格。评优评先不仅能够得到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还意味着在职务职级晋升中多了一个筹码,事关切身利益,职场人士很难完全不在意。(7月9日《北京青年报》)
  @杨朝清:对一个人的社会评价,不仅要看他在熟人圈子和上班时间的所作所为,还要看他对待陌生人的态度和业余时间的角色扮演。公职人员理应成为遵守公序良俗的典范,3次未礼让斑马线显然与之背道而驰。“未礼让斑马线失评优评先资格”提高了违规成本,不仅是一种催生城市文明的手段,也有助于让公职人员的考核评价更加全面化、精准化,从而促进选人用人工作更有“准头”。
  在一个盛行符号互动的时代里,言谈举止可以彰显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礼让斑马线表面上是一种束缚,实际上是一种关爱与保护;不懂得尊重和敬畏规则,缺乏“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边界意识,缺乏体恤弱者和善待陌生人的文明素养,“未礼让斑马线失评优评先资格”一点都不冤。
  @妈咪棒:其实礼让行人这项规定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帮助弱势群体(相较机动车而言,行人还是比较弱势的),所以这条规定既是为了保护行人,同时也对机动车行一些约束;并且一开始很多车主都对这个规定表示赞同。然而遗憾的是,这条规定过于偏向于行人,所以才纵使一些没有素质的行人仗着交规优势开始肆无忌惮,不仅过马路时不看车,还故意慢悠悠地走,因此不少司机希望能够取消这条规定。
  不过,这项规定暂时也不会被轻易取消,因为一旦取消,可能就会致使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上升,给大家带来更大的危险。因此,想要一个安全的交通环境,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车主需要给行人让路,行人也得遵守交规,不能仗着交规的保护就肆无忌惮;而且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交通部门的配合,惩罚那些不遵守交规的行人,只有这样才能规范好交通,让大家出行更加的安全。
  @张贵峰:在有些人看来,“未礼让斑马线”不是什么严重错误,因此而失去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资格,似乎很冤枉。然而,真是如此吗?依据《公务员法》,对于公务员的全面考核,包括“德、能、勤、绩、廉”等各个方面,这其中“德”既包括个人品德,也包括社会公德。而礼让斑马线显然是其中应有之义。在法治语境下,干部未礼让斑马线,同样也涉嫌违法。
  就此而言,最终因“未礼让斑马线”而丧失评优评先资格,可以说一点儿也不冤。无论对党风政风建设,还是干部自身成长来说,这种“八小时之外”的严管,都是有益无害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