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围观·事件浙江象山◥>

紫菜是塑料做的?监管人员:系谣传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07月11日版次:02
  买到的紫菜撕扯不断,疑似黑塑料袋,难道是假紫菜?最近,浙江省象山县市民张先生急匆匆跑进定塘市场监管所咨询。“张师傅,当年那起‘塑料紫菜’事件是谣传。”工作人员耐心向他解释,并上网搜索了“塑料紫菜”的官方辟谣消息。但张先生仍心有疑虑。@宁波日报
  @郑建钢:对消费者来说,一向信奉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凡是食品掺假使杂之类的谣传,哪怕疑点颇多,经不起太多推敲,许多人也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面对食品造假谣传,一方面,广大群众不能人云亦云,要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做谣言的终结者;另一方面,网络平台也要把好关,对于相关企业申诉的谣传视频要及时下架,免得扩大损失。至于恶意造谣造成企业重大损失者,则坚决绳之以法,绝不能姑息迁就。
  @徐来: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化,消费者对食品的生产环节越发陌生、疏离,由此导致消费者对食品生产者和生产过程产生不信任感。其实讨论食品安全时,应该要有更大的视角和更全面的认识。然而,食品安全的科普工作非常繁杂,需要全面而详细地呈现食品生产的过程,而不是停留在纯粹概念上的讨论。
◎微观·杂谈
  @周天勇:我国农村的劳动生产率太低,粮价比国际市场高,但是种粮亏损,农民收入太少。一般种植玉米和小麦等,每亩去掉各类成本,加上国家补贴,只能赚回劳动力所得200到400元/亩。除去国营农场和东北地多的情况,如果一个家庭两个劳动力有10亩地,纯粹种粮年收入也就在2000到4000元之间,没有其他方面的收入,肯定是生活贫困户。
  @贾晋:无论是在推进新村建设还是产业园区建设中,都不能够割裂生产和生活的空间范围,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居住生活的平衡。对新村建设来说,如果没有产业支撑,劳动力没有就业的空间,新村将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对于农业产业园区来说,如果没有人口居住的聚集,产业园区发展也将失去劳动力的保障,发展带动能力较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