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谭脉西瓜一年两造产销两旺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08月08日版次:07

  谭脉西瓜一年两造,在冬季也能上市,产量高了,销路广了。

  南方农村报记者 林佳

  走进肇庆市怀集县梁村镇谭脉西瓜种植基地,瓜农们正在田间劳作,挑选成熟的西瓜采摘、装筐,再挑到公路边。货车已等候多时,准备装车,一派丰收的繁忙景象。
十年耕耘 小西瓜大名堂
  十年前,在佛山从事水果批发的梁新元偶然发现了一款名为“台湾小宝”的西瓜品种,这个品种当时在珠三角地区默默无闻。但梁新元非常看好它的潜力,“体积小巧、皮薄、味甜、爽口,符合城市人的口味和需求。”
  于是,梁新元决定回到家乡怀集县梁村镇谭脉片,承包土地尝试种植西瓜。然而头一两年,西瓜却长得不好。一下子亏掉几十万的梁新元百思不得其解,怀集历来是农业大县,特别是梁村平原区,面积大,空气好,水好,地好,温度适宜,雨量充沛,非常适合种植农作物,为什么西瓜就种不成呢?
  梁新元四处求教,不断尝试。第三年,梁新元的西瓜开始供不应求,整车整车拉往佛山、广州等大城市,因为产自谭脉片,市场上也称为“谭脉西瓜”。
  2015年谭脉西瓜被列入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6年获批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7年复审获得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证书,同年梁村镇因谭脉西瓜被认定为第六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2019年梁村镇被列入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同年入选广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梁新元承包的土地从几十亩扩大到了2000多亩,承包形式也转变为个人以及合伙方式。“新承包的土地有的出现肥力不够、板结等现象。”规模扩大的同时,如何改良土壤,提高西瓜产量、提升质量,成为梁新元面临的新问题。
改良土壤 提质增产
  “土壤酸化、土壤板结是过量施肥和氮肥偏施导致的,目前怀集县部分土地,特别是种植瓜果蔬菜等高产值的农产品基地,或多或少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怀集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邹夏生表示:“依托财政项目在谭脉西瓜种植区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主要是采用免费发放土壤调理剂,加农户自己配施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达到减少土壤酸性和增加有机质的目的,从而达到瓜更甜果更香的效果。”
  2018年,怀集县农业部门结合全县区域农业生产特点,因地制宜申请财政资金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其中,谭脉西瓜种植园地被列为推广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技术示范区。
  据了解,谭脉西瓜种植片区,耕地利用强度大、复种指数高、肥料投入水平高,土壤酸化、有机质下降、化肥不合理施用等造成了土壤养分失调。
  针对这些问题,怀集县在示范区内实施“一改一培”。据怀集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改”就是改良酸性土壤,因地制宜,力推水肥一体化技术,减少化肥用量,从源头上控制化肥不合理投入导致的土壤酸化,施用土壤调理剂,提高酸化土壤的pH值;“一培”主要是普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实施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合理轮作,培肥地力。
  “国家免费给我们发放酸性土壤调理剂和有机肥,县农业农村局的技术指导员指导我们怎么使用,每亩地施用土壤调理剂60公斤和农家肥1000公斤。”梁新元说,传统的西瓜种植是一年一造,使用土壤调理剂和有机肥之后,一年可以种植两季,除了夏天西瓜旺季,到了冬天,别的地方没有西瓜的时候,谭脉西瓜照样能供应市场,产量高了销路也更广了。
  据梁新元介绍,2019年,谭脉西瓜种植园亩产达4000多斤,为粤港澳大湾区供应新鲜西瓜800多万斤,产值达1500多万元。在其带动下,全镇500多农户种植谭脉西瓜,解决当地近1200名群众的就业。
集约经营 扩规模高效益
  特色产业的兴旺也带动了当地农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梁村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政策,依托“谭脉西瓜”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品牌,谭脉西瓜已成为梁村镇农业主导产业。目前,当地政府正在引导农业产业主体向谭脉西瓜产业园集聚。
  “我镇拟以谭脉片为核心,规划建设谭脉西瓜产业园,引导谭脉西瓜种植户到产业园集约种植经营,整合产业发展各种要素,积极向上争取涉农资金,充分整合‘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补助资金,争取达到规模化最大效益,助力乡村振兴。”梁村镇党委委员梁晃庭表示。
  据悉,今年谭脉西瓜产业园内将建设好温室大棚、冷库,吸引种植户、专业合作社、种植业公司等20多户入园发展,园区内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并培育示范性种植基地300多亩,争取全镇种植谭脉西瓜面积达到10000亩(两季)。
  谭脉西瓜一年两造,在冬季也能上市,产量高了,销路广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