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11版: 农村财富·水产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广东水产品产量首次跃居全国第一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0年08月08日
版次:
11
近日,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共同编制的《2020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正式出版。数据显示,2019年全社会渔业经济总产值26406.50亿元,全国水产品总产量6480.36万吨,其中,广东以866.40万吨的总产量,首次跃居全国第一。此外,在多个养殖品种产量、苗种产量、流通、渔用饲料产值等方面,广东斩获多个第一。
广东因地理环境优越,水域资源丰富,形成了众多优势养殖品种。据统计年鉴数据,广东共有26个品种的产量居全国第一,其中海水养殖鱼类6种、虾类2种、蟹类1种、贝类2种、淡水养殖鱼类8种。
同时,广东毗邻南海,在海洋捕捞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19年,广东省在南海中的捕捞量为119.57万吨,其中,鳓渔、沙丁鱼、大黄鱼、马面鲀和青蟹的捕捞产量均为第一。其中,除马面鲀的捕捞产量占比为29%外,其余4个品种占比均高于30%,沙丁鱼尤甚,捕捞量为5.42万吨,占比高达55%。
与2018年相比,2019年广东在渔业产量在方面获全国第一的品种中,军曹鱼、鲷鱼、美国红鱼、斑节对虾、青蟹、草鱼、鳜鱼、乌鳢、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龟、大黄鱼、马面鲀等12个品种的产量持续增加,其中,军曹鱼、鲷鱼与龟比重提升较为明显,分别上涨了5%、4%与4%,其他9个品种的产量略有增长。
不过,石斑鱼、南美白对虾(海水养殖)、江珧、海水珍珠、河鲀、短盖巨脂鲤、鲈鱼、罗非鱼、鳗鲡、鳓鱼、沙丁鱼等11个品种产量则有所下滑,其中,河鲀与短盖巨脂鲤分别减产9%与5%,其他9个品种略有减少。 □马俊敏 整理
上一篇:
蟹种培育池水花生叶甲虫害防控要点
下一篇:
上一篇:
蟹种培育池水花生叶甲虫害防控要点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