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南沙拟打造渔业种业硅谷

刘少军院士工作站落户南沙,广州南沙水产种业创新中心揭牌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08月29日版次:11

  四位院士出席了当天的揭牌仪式。 谭家富 摄

  南方农村报记者 孙岁寒
实习生 马俊敏

  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广州市南沙区渔业产业园建设迎来里程碑节点。8月28日,刘少军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广州南沙水产种业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在南沙举行,这是南沙渔业产业园继去年引进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后,迎来的又一“大脑”平台。来自各相关单位、渔业部门,全国各科研院所,各产区行业代表共200多人出席了揭牌仪式。
  刘少军院士是我国著名的鱼类遗传育种专家,在鱼类远缘杂交研究领域的理论-技术-产品方面做出了系统的创新成绩,他带领团队攻克了种间生殖隔离难关,探索出鱼类远缘杂交的主要遗传和繁殖规律,创建了一批源于远缘杂交的四倍体和二倍体鱼可育品系和优良鱼类,为我国水产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作为南沙渔业产业园主体建设企业,广州市诚一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承担了刘少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站任务。该公司现有养殖面积6800亩,草鱼年产量达1.5万吨,产值约2亿多元,是华南地区最大的草鱼养殖示范基地,先后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农业农村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省农业龙头企业”。
  刘少军表示,广州具有气温适度偏高的气候优势,同时在科学研究及产业化方面具有很好的条件和相关支持政策,在这些优越条件下,建立的科研工作站和水产种业创新中心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原来已有的良好基础上,进一步开展鱼类良种良养及产业化推广工作,建立好科研团队+大型企业+政府支持的大协作产学研合作体系。
  据介绍,广州南沙水产种业创新中心是诚一公司、南沙农业集团联合刘少军院士团队建设的,以鱼类种质保存、种质创新、种苗繁育和供给为核心的水产育种创新基地,项目规划占地约1000亩,计划总投资5.3亿元。未来,这里将打造成一流水产育种高级人才汇聚地,一流的育种技术高地,一流的现代种业服务中心,水产科技创新产业基地。
  项目实施后,预计每年孵化草鱼、鲫鱼、黄鳍鲷、金鼓鱼、青蟹、斑节对虾等水产苗种400亿尾,培育大规格优质苗种6800万尾。达产年收入5.08亿元,推广养殖面积100万亩,农户年新增收入20亿元。
  南沙是广州市重要的水产品养殖基地,现有水产养殖面积10.33万亩,2019年总产值37亿元,养殖面积和产值位居全市首位。
  去年6月,南沙渔业产业园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获南沙区重点推进项目专项支持资金1亿元,三年规划投资2.25亿元。南沙渔业产业园坐落于万顷沙镇,北至十六东围,南至二十一围,规模养殖面积2.6万亩,标准化养殖面积达到70%以上,是省内最大的连片水产基地之一。
  2019年园区总产值3.4亿元,其中渔业主导产业产值2.4亿元,其他产业1亿元。共带动农户435户,户均年收入12.76万元,同比增幅12.30%;家庭人均年收入4.2万元,同比增幅12.30%。
  当天下午,主办方还举办了水产种业南沙峰会,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作言,中国工程院院士林浩然、麦康森、刘少军,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胡炜、汪亚平,青岛农业大学教授聂品,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白俊杰,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樊启学,中山大学教授张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张殿昌等知名学者应邀出席并做主题报告。
  四位院士出席了当天的揭牌仪式。            谭家富 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