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11版: 农村财富·水产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新型膨化料养泥鳅降成本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0年10月24日
版次:
11
南方农村报讯 (记者孙岁寒)日前,江门棠下的泥鳅养殖户老张的卖鱼现场竟引起了围观,原因是老张选择了新型膨化料喂泥鳅,很多人并不看好,认为“老张今年一定要亏了”,结果却大大出乎意料。
据悉,老张6亩面积的鱼塘,今年8月19日投放寸苗(3300尾/斤),总共投放240万尾,10月6日,养到61尾/斤规格出鱼,总共卖鱼19500斤,最令他感到惊讶的是,饲料系数只有0.91。老张多年来一直在当地从事养殖业,这个数字还是完全超出他的预料。
他告诉记者,棠下当地主流模式是养小鳅,即养到60-70尾/斤规格出售,一般来说,一年大概养3批鱼,饲料系数要去到1.2-1.4,近两年来,由于病害等问题增多,部分饲料产品质量也不稳定,饲料系数偏高的案例有增加的迹象,个别甚至高到1.7。
江门棠下一直是养殖业集中区,在珠三角养殖行业中,算较为出名的地方。早年,这里盛行养猪,在养猪被清退之后,农户们纷纷投身水产业,四大家鱼和对虾都有,但是养家鱼价格低迷、行情波动大,养虾又遭遇病害风险,成功率一直不理想。所以,泥鳅这种养殖周期短,效益还不错的品种在棠下普及非常迅速,现在当地差不多有八成养殖户都改养泥鳅。
老张告诉记者,今年养泥鳅特别不好,由于疫情等原因,消费市场很差,积累延续影响下来,导致整个行情都不理想,在10月初,小鳅塘头价格只有7.1元/斤,比以往低了2元多,在这种情况下,亏本的人就变得多起来。
据了解,养泥鳅是高密度投苗,超强度投料的生产方式,水质很容易变坏,而且由于养殖量和投料量都很大,往往较难处理,特别是在夏季高温期,一旦管理不好,发病死亡会增加的很快,导致很多人亏本。“我现在用膨化料,养一批鱼每口塘只用1千多元药钱(动保产品),死鱼很少,所以现在这个价格都有赚。”老张很有信心。
其实泥鳅膨化料并不是新事物,在五、六年前,市场上就有泥鳅膨化料,后来很多因出现了鱼吃料后胀气、肠炎,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等问题,导致推广失败。珠海市活力宝饲料有限公司刘立新介绍,老张选择的泥鳅膨化料最大粒径只有0.8,更适合泥鳅摄食。除此外,还有营养配方的改进,可以说完全克服了原来的缺陷,能够有效提高养殖效益,甚至帮助养殖户扭亏为盈。
上一篇:
中国青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成立
下一篇:
小瓜虫袭击金鲳鱼局地发病率达60%
上一篇:
中国青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成立
下一篇:
小瓜虫袭击金鲳鱼局地发病率达6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