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孝心小拖车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10月27日版次:13
  那年进入深秋,万木萧瑟,寒气袭人。辛勤的奶奶仍挎着竹篮采购回各种备冬物质。
  奶奶的岁数上来了,满头白发,步履缓慢,提着满满的竹篮显得很吃力。每次在放学路上碰到,我们主动把竹篮里的东西提出一部分,算是给她当帮手。母亲常劝道,以后您计划好要买啥,提前说一声,我们骑自行车下班时顺便带回来。奶奶很倔强,摆摆手,说:“好多东西只有我知道在哪儿买,对不对路,再说也对你们的工作有影响。我一个老太婆,闲着也是闲着,了不得多跑几趟,只当是活动了身子骨,对健康长寿多少有好处呀!”
  虽不忍,我们觉得没法说服奶奶。父亲那阵,眉头紧锁,似乎在构想更妥帖的解决之道。
  一天放学后到家,我们没有听到熟悉的父亲下班归来的自行车铃声。又等了半个小时,父亲却徒步回家,手上提着一只“轻便”美观的小拖车。
  奶奶闻声,赶紧从厨房里出来。当即笃信,这车是细心的父亲专门给她定制的。那时商店还没有小拖车卖,更不用说如同那样“轻便”的。父亲点头,说他画了一张加工图,在废旧物资站低价买了长短粗细不一的铝合金管子,设法弄了两只结实转动自如的轮子,花了十五元委托外面的师傅焊接而成。管子被擦得铮亮,提手处有一层桔黄色橡胶管,这样即使在大冬天摸上去也不觉冰凉。提手两边分别有一根朝外的钩子,可以挂瓶装水、外出的干粮及其它杂件。另外还有一只可防水的帆布包,用穿绳可以固定在车架竖杆上。
  父亲微笑着说:“妈,您试试,看轻巧不?好不好用?拖东西费不费力啊?”彼时的奶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抹去眼里浑浊的泪水,往系好的帆布袋里装了些“货”,走了几圈,连声称赞:“好用,好用!你们都体谅老人,以后我带货省力气多啦!”
  整整一个冬天,奶奶似乎更有精神头,脚力十足,拖着小拖车外出不辍,风雨无阻。她分两次把在县郊农户家定制的厚棉絮拖回来;踏着泥泞雪路,一趟又一趟地“抢购”回庞杂的过春节的物资;有时去附近煤场拉回取暖的蜂窝煤。奶奶的生活哲学是,自己选购的东西更放心,也能省钱。而晚辈能体悟到其中的艰辛和默默付出,就是老辈精神上最大的动力。
  多年来,通过给奶奶定制小拖车这件事,我们领悟出父亲对老人的缕缕孝情。
□刘兵

上一篇:母亲的“药”瘾

下一篇:不合口味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