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108项便民业务 村里的机器办

清远英德市以连樟样板区为突破口探索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11月10日版次:03

  校车专线进村,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有序上下车。 南方农村报见习记者 冯国强 摄

  扫码看连樟村新变化。

  4日傍晚5时,清远英德市连樟村,8岁的小陆坐校车从镇上的小学回到村里。小陆在车上见到等在路边的妈妈,雀跃地招招手。“校车专线开进村,小孩能享受到镇上的优质教育。”妈妈庞会钱说。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英德市去年已启动城乡融合探索,连樟样板区——连江口镇、黎溪镇、下石太镇和铁溪林场等13个行政村和一个林场——作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着力打造广东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示范窗口。近一年来,连樟村变化显著,农村社区治理有效,公共服务逐渐均等化,美丽乡村成为当地一景。
党建引领
建立“民生微实事”清单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城乡融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强化党建引领,才能真正提升凝聚力。
  如今的连樟村已成为当地一景,农房分布错落有致,村道上绿树挺拔,路面整洁。“打造美丽乡村,整治人居环境,离不开党员与群众紧密联系,共同发力。”连樟村前党支部书记邓长见说。
  年轻的退伍军人陆飞红、陆文泽等返乡,2017年陆飞红当选为连樟村党总支部书记,年轻党员成为乡村建设的新主力。陆飞红介绍,村党总支将党群议事厅安排在田间地头,现场收集群众急难愁盼、急需解决的问题,村党总支能主导的重大事项现场进行讨论决策,不能当场解决的承诺解决限期。
  连樟村整合原设置的5个村民小组党支部,探索出“1+2”(党总支部+直属支部+核心支部)村级支部工作模式,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推行“村党总支部-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联系户”三级网格化管理和服务体系,建立村情党情干情民情“四情”调研台账和“民生微实事”工作清单,不断优化村级党组织的组织结构、人员结构、资源配置,提升组织凝聚力,确保乡村振兴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党群关系和谐,各项工作就会推进得比较顺利。”陆飞红说。
三产融合
电商服务站点24个镇全覆盖

  “现在村里的企业多了,统一收购麻竹笋,收购价高于市面,大家收入有保障。”村民卢新华说。
  英德麻竹笋是当地的特色产业,但以前好货出山难。2019年,连樟村果菜茶农业现代产业园建成,不仅解决了农货的销售难题,还延长了产业链,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英德市依托产业园建立农业产业协同发展平台,探索完善“一园多区”或“科研+”“加工+”模式,推进生态茶叶、麻竹笋、优质蔬菜等特色农业产业跨区域协同发展,发展一批特色产业。
  同时推动物流和电商服务的建设,全市累计建成249个镇、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实现24个镇(街)全覆盖。其中连樟样板区累计建成30多个电商服务站点,服务周边近7万消费人群。据统计,英德全市网络零售总额从2016年15亿元上升到2019年26亿元。
  产业融合加快,相关配套服务完善,营商环境优化,返乡创业青年增多。35岁的谭国荣在英德连江口镇城樟社区淡地村开辟了350亩地种植坚果,并于去年发展乡村度假项目野渡谷,建起了民宿。连樟样板区被纳入国家城乡融合试验区后,谭国荣对事业发展更为乐观。“道路修好,环境漂亮,来的游客会更多。”他说。2019年,连樟样板区的游客达50万人次。
  目前,样板区集合资源优势打造英德市连樟样板区美丽乡村精品线路,依托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清远浈阳峡)等打造特色旅游文化品牌,以“园区+景区+农家乐”的联动发展,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模式。
便民惠民
卫生站实现广州医生远程问诊

  “以往接送孩子是个大问题。”庞会钱说,村里未通校车前,她一天四趟接送孩子,每趟车程至少40分钟,遇上刮风下雨十分不便。如今,村里通了校车,学校配置了饭堂和午休场所,给村民带来很大的便利。“孩子安心学习,我们放心工作,不用在路上奔波。”目前,连江口镇中小学基本实现校车接送服务。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居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便民服务。在连樟村党群服务中心内,工作人员正耐心操作政务服务一体机,教村民在机器上办理社保、医保等业务。今年8月,首个村级社会保障“小一门”服务平台在连樟村上线运行。通过这个平台,村民们足不出户即可办理个人基本信息变更、门诊选点变更、异地联网结算、城乡居民养老生存认证等业务,在家门口就可以得到“一窗式、一站式、跑一次、办一次、一单制”的社会保障服务。
  “108项业务村民都可在机器上办理,很方便。”陆飞红介绍。记者从英德市政务数据服务管理局获悉,连樟样板区的部分村庄已配置政府服务一体机,并相应配备操作员,让群众足不出村即可办理各种业务。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查询、缴费、生存认证等业务将通过机器逐步覆盖至行政村一级,实现业务经办和服务不出镇村。
  远程医疗问诊也是样板区力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大举措。在连樟村健康中心,各类基础医疗设备和药品齐全。“村民的病例全部数据化,可随时更新和查看,十分方便,并且能通过网络平台,请广州的医生远程问诊。”村医邓建文说。
  英德市推行医共体建设,建立远程影像诊断、远程会诊等业务中心,不定期选派专家到连江口镇卫生院和连樟健康服务中心开展坐诊、义诊等活动,并建立绿色通道,为有需求的群众提供便捷的双向转诊服务。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及其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擘画了我国未来5年以及15年的发展蓝图。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乡村振兴将发挥压舱石的作用。即日起,南方农村报开设“五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专栏,挖掘广东乡村振兴创新实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