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加州鲈“怪病”缠身?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11月10日版次:10
  近期,大量加州鲈池塘出现花身烂身病,死亡率高,治疗难度大,令广大养殖户闻之色变。为此,我们采集了大量花身、烂身的加州鲈进行全面检测,并结合长期积累的诊治案例,总结分析如下,以供广大业内人士参考。
  ◎加州鲈花身烂身病
  加州鲈花身烂身病是一种民间的叫法,主要以病鱼体表出现点状或斑块状皮肤缺损甚至溃烂而得名。从发病规格看,朝鱼至成鱼均可发病;从流行规律看,几乎全年均有发病,5-11月份为流行高峰,尤其是10-11月份,发病率高、死亡量大、治疗难度大,给加州鲈养殖业带来惨重损失。经过我们鱼病室大量采集样品进行全面检测发现,虹彩病毒、诺卡氏菌等均可导致加州鲈花身烂身,病原十分复杂。
  ◎诺卡氏菌性花身烂身
  诺卡氏菌病是加州鲈中成鱼阶段流行最广、危害最大的一种病,主要危害50g/尾以上规格鱼,全年均可发病,在10-11月份最为流行。加州鲈感染此病后,体表会出现点状或斑块状出血、溃疡,病灶一般较浅且呈鲜红色,挤压有白色脓液流出。
  ◎虹彩病毒性花身烂身
  蛙属虹彩病毒是加州鲈花身烂身最常见的病原之一,几乎所有规格的加州鲈都可感染,以5-10月份为流行高峰,常见病鱼体表(体侧、尾部或头部等)出现大面积、深度溃烂,病灶处肌肉呈灰白色、糜烂状,鱼刺裸露,严重者甚至可见内脏,且病灶附近肌肉松软,有恶臭,镜检可见大量活泼细菌;但也偶见病鱼仅表现为体表小面积、浅表性溃疡。

 解决方案
  预防措施:我们养殖户能做的是,平时可以在饲料中添加大蒜、甘草、干姜、黄连、金银花、党参这类中草药,提高鱼的免疫力进行预防。很多广东和贵州等地的加州鲈养殖户,就把大蒜、甘草、干姜、黄连、金银花、党参这些中草药每个月喂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喂5天,每天喂一次。
  对于发病鱼塘的处理方法:稳定环境为主,保持水体环境良好,溶氧充足,发病鱼塘避免用刺激性强烈的消毒剂和化学杀虫剂,减少应激反应。其他塘口切记要及时预防,尤其是诺卡氏病毒,传染性极强。
  除了上述三种常见的病原外,据相关报道,爱德华氏菌、鱼波豆虫等也可引起加州鲈花身烂身。实际上,我们在日常检测加州鲈病鱼的过程中发现,加州鲈的病害越来越多,化学药物往往加重鱼的病情,破坏水质,中草药的优势在此也体现出来,因此,针对性用药,精准用药,才能药到病除,快速控制病情,最大限度挽回损失。
□渔业行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