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相见还疑是梦中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11月19日版次:13
| 宋词小札 |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晏幾道 《鹧鸪天》
  古今中外的著名抒情诗人,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作品中塑造自己的形象。因为形象是如此具体鲜明,个性突出,使读者对他感到十分亲切,为之念念不忘。然而这并不是所有写诗填词的人都能够做到的,有些人甚至故意隐瞒自己的感情,而把虚伪浮夸或言不由衷的词藻加以堆砌,以为技巧就是一切。
  从这个角度我们去看晏幾道,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塑造作者自己的形象方面,他的成就是超卓的。这里选的一首《鹧鸪天》,不过是随手拈来的例子。它写的是他同一个歌伎久别重逢时的喜悦。事情本来十分寻常,然而你注意看他那鲜明的性格,那无邪的品质。
  词的上片,写分手之前一段往事。
  小晏不知道是在哪家秦楼楚馆碰上这个歌女。他俩好像一见钟情。一方面,她是“彩袖殷勤捧玉钟”;一方面,他是“当年拼却醉颜红”。从对方的“殷勤”,小晏的“拼却”,我们分明看见当时的情景。双方的柔情蜜意,通过这幅小小画面,十分形象地描画了下来。
  他进一步饱满地写那段美好的往事:“舞低杨柳楼心月”——许多个夜晚,在轻歌曼舞的氛围中,他们彼此都忘却了时间的流逝;直到楼外的杨柳树梢坠下了金黄色的晓月,才发觉天快亮了。
  “歌尽桃花扇底风”——清人孔尚任的《桃花扇传奇》是说杨龙友因着李香君的鲜血,在扇子上画了几朵桃花。我不知道孔尚任是不是把这首词的“桃花扇”理解为绘画着桃花的扇子;但何尝不可以说,他们在桃花盛开的日子,她拿着扇子,清歌数曲,让桃花洒满了一地呢!反正,当年小晏和那位女郎就在歌声扇影之中,非常愉快地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
  以上四句,一个承平公子和他所眷恋的歌女的形象,已经初步描画出来了。而且正如晁补之(比晏幾道稍后的词人)说的:“自可知此人不生在三家村中也。”当时的读者便已经触摸到小晏刻画人物的妙手了。
  然而,形象的光辉毕竟还是出现在下片。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他俩不知道为什么会分手,分手之后又为什么会杳无音信。反正彼此是离开了,而且离开的时间不算太短。但小晏却始终没有把这段生活忘却,更没有把这位女郎忘却。不但不忘却,而且,“几回魂梦与君同”,不知多少回在梦中同她一起,并不因为对方只是一个歌女,根本不值得回念那段往事。
  这不正是一个活生生的小晏吗!于是,一个更加动人的场面出现了:
  他俩又意外地重逢了。我们这位晏公子的惊喜过望就集中在这两句词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他把她拉到灯下来,再三端详着:“这是做梦吧!不!这不是做梦。但也许正是又在做梦哩!”
  那是多么优美的一幅画像,那是多么高尚的一个灵魂,真不能不使人欢喜赞叹,不能自已。这正是我们的小晏,一个勇敢地打破贵贱之分的青年人,一个感情深挚而又锲而不舍的青年人,一个平平凡凡然而又是使“天地为之久低昂”的人!    □刘逸生

上一篇:由“夸夸群”引起的思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