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网络诽谤”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12月17日版次:02
| 网议 |
  新闻背景:浙江杭州吴女士取快递时被郎某偷拍,郎某和朋友何某分别饰演吴女士和快递员,炮制暧昧聊天记录发到微信群。吴女士报警,二人被行政拘留9日。然而,谣言并未停止,吴女士不得已从原单位离职。接下来的几个月,找工作被拒,被确诊抑郁……近日,吴女士委托律师向法院提起诽谤罪的刑事自诉已被立案。(12月15日《扬子晚报》)
  @杨朝清: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使其成为一个人人都可以参与的扁平化舆论场,一旦没有规则和边界,很可能会导致“一地鸡毛”。“出轨少妇”将阶层差异、婚姻稳固性下降、伦理缺失、道德失范等社会现象杂糅在一起,刺激了公众关于财富、情感、伦理等敏感神经,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迅速演变为网络谣言,让一个无辜女孩成为舆论的靶心,遭遇精神上的鞭笞和人格上的矮化。
  虽然谣言的始作俑者得到了一定的规训与惩罚,但与网络谣言造成的严重后果相比,显然“板子”还不够。“再卑微的骨头里,也有江河”,谣言的受害者提起的刑事自诉被法院立案了,说到底也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失范行为的成本,呵护受害者的权利与尊严。
  @行远:自由从来都不是没有边界,网络空间亦然。把目光拉回到一起起“社会性死亡”事件中,对爆料者来说,可以借助舆论的力量表达合理诉求,但不能煽动舆论,以事实为依据,不夸大其词、不泄露隐私应是底线;对围观者来说,在进行道德评判之前,理性围观、谨慎发声尤为重要,不泄愤带节奏、不站队传谣言是前提。
   @胡宇齐:“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谣言纷纷,每个围观者也不妨反思:跟风之前,有没有核实信息真假?尽管被骗过无数次,可事实往往是,事件发展越迎合刻板印象,关键信息越模糊暧昧,一些人就越是口无遮拦。他们将“法不责众”当做护身符,拿当事人作为情绪宣泄口,狂敲键盘肆意挥舞语言利剑。“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不辨真伪、随风起舞的人多了,任何人无辜躺枪的概率都会增大。甘当网络造谣者的帮凶,下一个伤及的可能就是自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