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作品抄袭”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01月02日
版次:
02
| 网议 |
新闻背景:2020年12月31日零时,郭敬明就当年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庄羽的作品《圈里圈外》一事在微博上道歉,并表示将把《梦里花落知多少》的版权收入全部捐赠给庄羽。同一天,于正发文就《宫锁连城》侵犯《梅花烙》版权一事向琼瑶道歉。(2020年12月31日澎湃新闻)
@老鹰:作为公众人物,郭敬明与于正的公开道歉,对公众也能起到正确引导作用。每个人只有正视过错,正确处理过错,才能以更好的姿态面向未来。另外,对文娱行业来说,两起抄袭案件终于迎来公开道歉,对其他作者、编剧具有警示教育意义,有利于行业规范化。
而追捧、纵容郭敬明和于正的一些资本力量,也应该以此为戒。因为任何行业机构,都有责任驱除劣币让行业健康发展,而追捧抄袭者则产生了不良社会导向。所以,在郭敬明、于正公开道歉后,希望对其知错不改形成纵容的资本方也能自查自纠、有所作为。
积极正视过错,勇于承担后果,这是一项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正视过错、诚心道歉的时间越早越好,对自己对他人都是如此。反之,道歉来得越迟,不良影响越大。希望“诚心道歉”后,我们的文娱行业能在新的一年轻装上阵,开启新的篇章。
@陈广江:影视圈的抄袭之风早已成为制约和阻碍行业健康发展的一大沉疴痼疾。作为公众人物的郭敬明和于正迷途知返,公开向受害者和社会正式道歉,无疑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一个人的行为不仅要受到法律法规的“硬约束”,还受到公序良俗、道德良知、行业自律等“软约束”。在一定程度上说,郭敬明和于正的正式道歉,意味着“剽窃但不认错”的行为今后行不通了。这次联合抵制事件还带来了意外的收获——反剽窃基金,成立该基金的意义显然要大于郭、于的道歉。
@张贵峰:郭敬明、于正两人的道歉,及其道歉是否足够真诚可信,或许并没有那么重要,而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否全面构建起能真正有效保护原创、抵制抄袭等劣迹的影视行业环境生态秩序,让相关从业者“不敢、不能、不想”实施抄袭等劣迹。
而要做到这一切,除了相关从业者自身基于个人道德自觉和品质的修养、素养之外,相应源头上的制度规范、体制机制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抵制抄袭”的全方位制度合力,无疑更为关键。如在如何准确分辨、认定影视作品是否构成抄袭、剽窃等问题上,就亟需进一步构建更为健全完备、科学合理、也更具效率和可操作性的制度规范和体制机制。而在有效惩戒抄袭等行为问题上,除了充分落实新修订的《著作权法》所明确的惩罚性赔偿制度,面对像郭敬明、于正此前那种长期拒不执行法院道歉判决的行为,也不能仅被动坐等其道歉,同样还应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应的“强制执行”制度。
文 学 作 品
上一篇:
以更大魄力深化珠三角村改居改革
下一篇:
虚拟科学家线上助农防寒,数字防灾新模式值得推广
上一篇:
以更大魄力深化珠三角村改居改革
下一篇:
虚拟科学家线上助农防寒,数字防灾新模式值得推广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