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论文抽检”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1月09日版次:02
| 网议 |
  新闻背景:教育部近日发布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提出,从今年起试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抽检每年进行一次,其对象为上一学年度授予学士学位的论文,抽检比例原则上应不低于2%。如查实毕业论文存在抄袭、剽窃、买卖、代写等学术不端行为,将撤销已授予学位,并注销学位证书。(1月8日《北京日报》)
  @刘天放:我国本科毕业生写不出像样论文,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平时就缺乏训练,基本是到快毕业了才“临阵磨枪”。二是因为“毕业季”不仅是“论文季”也是“实习季”和“求职季”,这使毕业生很难做到平衡,无奈选择“混”论文。三是指导老师并没给学生写论文提供更多有效的帮助。三种因素叠加,使“问题论文”频现。
  由此证明,本科生写毕业论文,与培训、实习、求职发生了冲突,时间安排不合理,造成毕业生不仅不会写论文,也抽不出时间写论文。毕业生在这个时段,既要实习、求职,又要设计和撰写毕业论文,为此费尽心思定题目、查资料、写论文、备答辩。短短一两个月时间,要想从不会写论文到写出一篇合格论文,可见难度之大,应付了事很难避免。
  @王玉初:抽检本科论文,只抽规定范围内的2%,比例不算高。但囿于我国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巨大,只能退而求其次了。既然是小比例抽检,就该做到公平公正,实行真正的盲检——在全部抽检论文的范围内抽取,而不能只抽安排好的少数论文。抽检环节决不可造假,必须接受监督,以此破除学校和学生的侥幸心理,让重视论文质量贯穿于整个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而非想办法应付抽检。
  《办法》对存在问题的论文有处理措施,对相关学校也有相应处理办法,还会带来利益关联,所以必须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让花钱费力的抽检沦为形式主义。抽检本科论文本身必须有较真的精神,容不得半点马虎或弄虚作假。抽检要让人心服口服,就必须公平公正,在阳光下进行。期待“抽检本科论文”,让学位货真价实,让本科教育更有质量。
  @李家俊:本科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遵守学术诚信,是对本科毕业论文的底线要求,是学生道德品质的直接体现,也是反映高校立德树人成效的重要窗口。从《办法》实施起,每一篇本科毕业论文都有被抽到的可能,对于毕业生和高校都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办法》的出台,体现了国家打击学术不端、维护学术诚信的决心。高校更要引导本科生回归刻苦读书、踏实求学,扣好学术规范的第一颗扣子。
  @张军:学生只有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要求,认真学好每一门课、做好每一项实践,才能打牢完成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基础,才能减少出现“问题论文”的可能。学校、教师应以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工作为契机,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和宣传警示工作,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诚信为本、潜心治学”的学习观念,回归课堂、回归实验室、回归图书馆,认真完成每一门课程的修读,做出一篇高质量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办法》对于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