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6版: 健康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28岁小伙左踝痛风石长达2厘米
经中西医结合治疗获治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01月09日
版次:
06
南方农村报记者 江玲
通讯员 曹艳艳 朱钦文 彭逢美
28岁的胡先生全身多处关节疼痛长达13年,尤其双膝肿胀严重,曾一度丧失劳动力。近日,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病科肖长虹主任团队予其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规范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中药外敷、熏蒸治疗等,并对患者双膝关节行微创针刀镜手术和左外踝巨大痛风石切除术。
经过一系列治疗,胡先生关节肿痛消失,能够恢复正常行走和活动。
痛风石破坏多关节
胡先生曾于13年前发生过一次脚崴伤,关节肿痛不止,在当地医院就诊发现尿酸明显升高,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经用药治疗,症状没有明显的缓解,并逐渐出现双脚、双膝、双踝、双肘、双臂、双手等全身多处关节反复肿痛,发作次数逐渐增多,一些关节甚至开始变形。
因反复治疗效果不佳,双膝肿胀严重,胡先生曾一度丧失劳动力。为寻求进一步治疗,他前往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病科求治。
该科肖长虹主任检查发现,胡先生变形的关节里面长出了像铺路石一样的痛风石,特别是左外踝关节中的痛风石,最大的长21mm、宽2.6mm,已经严重影响了关节活动。
“中药+手术”缓解症状
入院后,肖长虹主任给予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使用西药治疗外,同时给予中药外敷、熏蒸治疗等,对双膝关节行微创针刀镜手术和左外踝巨大痛风石切除术,术后关节肿痛和活动受限得到明显缓解。
肖长虹主任指出,痛风是由食物、饮酒、药物、高血脂病等引起的一种家族性尿酸代谢失调症,患者血液中尿酸过高,形成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处,引发关节炎症并反复发作,尿酸盐也可在皮肤、软骨内沉积,以脚拇趾关节炎最常见,患者可在午夜因足痛发作而惊醒。“要想预防、控制痛风最好的办法就是‘管住嘴’——控制嘌呤摄入。”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忌高嘌呤饮食,如火锅、高汤、啤酒、海鲜、各种动物内脏、肉汤、鱼卵、小虾、鹅等;控制中嘌呤饮食,如鱼类、肉类、贝壳类等;宜低嘌呤饮食,如各种杂粮、蔬菜、水果、乳类等。
此外,长期饮用碳酸饮料、奶茶等高糖分饮料者,也会导致高尿酸继而发展成痛风,“因此,平衡饮食是健康生活的关键”。日常在“管住嘴”的同时,也应“迈开腿”,通过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多饮水,促进嘌呤代谢,同时对关节易发部位要注意保暖,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治疗方面,患者应遵医嘱,通过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控制尿酸。若痛风石已形成,并严重影响关节活动和日常生活,可通过微创针刀手术的方法冲洗尿酸结晶,以缓解疼痛,恢复关节活动。
经过风湿病科医护的精心治疗,目前胡先生各关节无肿痛,恢复生活自理,能正常行走及工作。
痛风发病年轻化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28岁的胡先生发现痛风已有13年,即是他在15岁时就已首次痛风发作,这么年轻也会得痛风吗?
实际上,痛风已出现年轻化趋势。据记者从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病科了解的情况,现在科室收治的痛风住院患者,很多都是三四十岁人群,而门诊看病的,很多20多岁就有痛风发作的。科室曾经接诊过一名17岁的小伙子,肥胖,不喜欢喝水,每天只喝饮料,结果急性痛风发作就医,一查关节镜,膝关节里面全是痛风石,病情继续发展很可能致残。
“广东省地处沿海,吃海鲜喝啤酒是饭桌上的常事,年青人还爱喝饮料、奶茶,而这些都是高嘌呤食物,食用过多会导致高尿酸继而出现痛风。”肖长虹主任提醒,痛风不光影响关节活动,严重的还会导致肾脏损伤,甚至肾衰,很多病人还会伴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最终代谢异常,出现心脑血管病变如中风、心肌梗死等。“发现尿酸明显增高,尤其关节已有疼痛、痛风石的,一定要注意及早治疗,积极控制尿酸。”
↑关节镜下可见尿酸盐沉积如凝结的冰块。
←患者肘部可见明显痛风石。
上一篇:
下一篇:
55岁男子脖子不适 按摩后手“瘫”了
上一篇:
下一篇:
55岁男子脖子不适 按摩后手“瘫”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