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今年种猪需求量或超千万头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1月09日版次:10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国内种猪进口量合计近3.5万头。

  南方农村报记者 李峙贤
见习记者 李宗林

  种猪素有“猪芯片”之称,后非瘟时代,种猪供给问题成为生猪业复产的主要“限速”因素。在近日召开的2020首届中国匠心种猪高峰论坛上,到场嘉宾认为,2022年底前种猪需求都会比较旺盛。
业内看好2023年前行情
  记者在会上了解,业内普遍看好未来两年的种猪行情。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10月份全国能繁母猪达到3950万头。广西农垦永新畜牧集团有限公司良圻原种猪场总经理覃燕灵估算,如果按照更新率35%,那么全国需要超过1300万头的二元种猪。2022年之前种猪的需求都会比较旺盛,2023年之后行情可能会减弱,“2022年底、2023年初是种猪市场的转折点”。
  生物安全水平和养殖水平在不断提升,未来国内到底需要多少种猪?广西海和种猪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何昭友认为,可能3000万头就够用了,种猪场要思考未来猪场形成闭环后,引种量会下降,以后比拼的是原种猪品质。
  “2023年之前种猪不愁销,2023年之后就要比拼种猪质量了。”湖南鑫广安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总经理袁旭鹏也持相同看法,生产水平在提升,MSY(每年每头母猪出栏肥猪头数)从之前的20逐步提升到25,这就意味着行业需要的种猪没有以前那么多,估算大概需要3000-3500万头种猪。目前行业内有很多商品猪做母猪,这个数量对于种猪来说缺口大约有1000-1500万头,这个数据还不包括正常的更新。“一般来说,更新率为35%,如果想性能更高,更新率要在40%以上。这样计算,一年就需要种猪2000万头”。
去年国外引种量近3.5万头
  2020年,我国种猪进口量大幅增加,据业内不完全统计,2020年上半年国内种猪进口量激增,仅已经引入量就已经达到13205头,截至12月底统计2020年引种合计近3.5万头。其中法国和丹麦种猪几乎各占一半。
  自主选育优质种猪,摆脱对进口种猪依赖,成为国内生猪业“自立自强”必须突破的关口。广东广三保养猪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江灵透表示,我国种猪业在上升过程中需要打造自主产权,目前我们具备充足的素材和成熟的育种技术,有条件实现国产化。国家也倡导联合育种,坚持正确的方向一定能做出成绩。未来育种工作需要面向群众,消费者会对市场带来巨大影响,让客户受益的企业才能长久发展。
  对于目前存在的“引种-退化-再引种”问题,袁旭鹏表示,中国需要建立世界级的种猪工艺,这个过程需要10-20年的积累,基础数据的搜集分析非常重要,育种目标、育种方案需要企业尽早评估。
  现种猪国产化,何昭友认为企业可以从三个方向努力,一是联合育种,可以尝试联合国外优质育种公司交流;二是分享,很多种猪公司其实私下交流很少,每个育种公司在面对技术壁垒时都有其相应的方法;三是坚持,育种工作是长期的过程,坚持正确的方向一定会有所收获。
疫情仍是复产最大风险点
  非洲猪瘟防控的情况以及行业内种猪的缺口将会决定种猪的价格,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育种部总监方铎认为,目前看种猪的行情还是不错的,但从长期来看,随着大企业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育种体系,行业正在形成闭环,未来2000-3000头规模的猪场可能不用自己育种,与专业化的种猪公司合作就可以。
  江灵透也认为,种猪市场现在很多的情况是大企业买的多,小猪场咨询的多,往往需要组队才能买到种猪。因为种猪场防控非常严,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销售。“种猪的更新是必然的,所以未来种猪的市场是一直存在的。”高端种猪的市场会更好,大集团更青睐优质的种猪。2023年之后大集团自己做种猪,可能会更多考虑优质的种猪。
  疫情防控依旧是种猪产能恢复过程最大的风险。神农集团养殖部销售部总经理何梓嘉认为,非瘟问题不解决,行业还是会经历持续性的淘汰。各个猪场大量混群,导致无法培育优质产品。此外,还有人才梯度问题,人才配置需要跟上企业的发展速度。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国内种猪进口量合计近3.5万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