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看好节前猪价 养殖户压栏惜售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1月09日版次:10
  南方农村报记者 李萧佳 王文强

  “成都今天(1月6日)的猪价19.5元/斤,350斤以上的大猪已经涨到20元/斤了。”四川某猪场刘老板欣喜地向记者表示,虽然预料到猪价在节前会涨,但从没料到能涨这么高。从2020年12月至今,国家已投放3轮中央储备冻猪肉,猪价却越调控越高,当前的行情出乎很多人意料。
  本轮猪价为何上涨?后市还能否持续突破?记者采访发现,猪价猛涨主要有四大因素推动。
 一 春节前腊肉需求旺盛
  随着气温降低,猪肉消费增加,加上多地腌腊启动,对大体重肥猪需求量增加。散养户和规模养殖场压栏惜售意向浓厚,出栏节奏开始减慢,助推猪价反弹。
  新发地市场反馈,受此影响,近期一些大型养殖场在毛猪的销售过程中采用拍卖的形式,预先公布当日出栏的毛猪数量及单重,由各屠宰厂或者代理商竞价收购,价高者得。
 二 冻肉问题频出
  2020年1-11月,我国进口肉数量达到394万吨,创历史新高。但近期进口冻品频频检测出新冠核酸检测阳性,冻品消费受到阻碍。山东君成生猪交易中心猪经纪张成谈到,“冻品流通减少后,对鲜肉价格有很大的助推作用”。
  据悉,湖北襄阳自2020年12月4日起全市范围内所有的进口冷链食品全部下架;河南郑州2020年12月12日起冷库关闭运营……可以说各地下架、禁售、封停措施对进口冷链冻品造成全面打击。由此助推了鲜品猪肉成交增加,猪肉经销商备货积极性提升,进一步带动价格上涨。
 三 产能尚未全面恢复
  官方近期发布消息称,当前全国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均已恢复到常年水平的90%以上。以往年全国猪肉正常产量5500万吨为基准,猪肉缺口依然超过550万吨。
  业内人士对生猪实际存栏另有看法。河南森和种猪基因育种有限公司董事长尚海广告诉记者,“今年5、6月份推算全国能繁母猪2300万头,现在区域性疫情严重,就算全国能繁母猪有所增加,估计也不足2600万头”。
  从新发地市场反馈情况来看,今年10月份以后,在上市的白条猪中,小体型的白条猪在白条猪中的占比一直是比较高的,占比一直超过25%。这意味着很多生猪被提前宰杀,有可能影响毛猪产能的正常恢复。
  某猪贩子也透露,部分集团猪企出栏体重降到了90公斤,这一情况与新发地市场反馈的情况一致。这位猪贩子表示,“说白了还是缺猪”,很多上市集团猪企为完成出栏任务,提前出猪,所以预计到春节前市场上都处在缺标猪的境地,加剧供应紧张局面。
 四 高价惜售情绪浓厚
  供应端压栏惜售,迫使屠宰企业不得不高价销售,可以说骑虎难下。新发地市场部经理刘通表示,肉价对需求的抑制作用已经显现,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近期运抵市场的白条猪返厂现象比较普遍。屠宰厂运抵市场的白条猪在销售时间内并不能全部销售出去,屠宰厂宁可运回厂里,也不愿意降价销售。
  从采访得知,目前养殖端看涨情绪较浓,很多猪场都期待卖出更高价格,这种市场趋势并非某几个大集团能够左右。
  尽管猪价短期看涨,但养殖户还应该注意,2020年11月份定点屠宰量已环比增长14.5%,同比增长49.8%,连续4个月环比同比出现增加,说明白条猪肉供给是增长的。
  据了解,目前郑州物流港国产货可以正常发货,进口货还需等待,所以一部分冻品即将逐步流入市场,随着各地冻品市场解禁,或缓解后市供应紧张局势。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