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老树生新枝 “大桔”有大利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01月30日
版次:
02
1月31日,潮州市即将迎来首届网络潮州柑文化节。以此为契机,当地将聚焦潮州柑的种质、产业、文化建设与发展,大力振兴潮州柑产业。(1月28日南方+)
新春佳节临近,为了讨个好彩头,广东人喜欢买上些年桔、年花,装点节日气氛,寓意未来美好。虽然受疫情影响,往年摩肩接踵、熙熙攘攘的花市人潮恐不会出现,但在网络上,一场场别开生面、同样热闹的“云花市”纷纷开锣,既实现了祥和与健康的兼得,同时也是疫情以来风生水起的农产品网络销售新模式迎来的又一场节日消费大考。
在今年的农产品节日销售大战中,潮州柑将成为一支古老的新锐力量。说其古老,是因为潮州柑迄今已有1300年的种植历史,上世纪90年代鼎盛时种植面积一度达到近20万亩;说其新锐,此番王者归来,潮州柑虽然还是那个潮州柑,但已不再老态龙钟、土里土气,而是披上了文化创意的闪亮铠甲,蹬上了数字经济的风火轮。
老品种,新活力。被称为“大桔”的潮州柑正在发生的这场蜕变,也折射出不少曾经有名的地方农产品进行转型升级的紧迫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和工业品不同,农产品往往与地方水、土、气等资源禀赋紧紧捆绑在一起,其中不少能够穿越古今,具有几百甚至上千年的种植历史。当然,在现代农业语境下,老品种并不能和高效益自然而然画上等号。相反,一些老品种由于品种退化、病害侵袭、经营不善等原因,正在走向萎缩、衰亡之路。然而,老也有老的优势。历史、口味、名气,这些早已凝结成为一代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沉淀成为宝贵财富,只等条件成熟再次焕发新的生机。沐浴着乡村振兴的阵阵春风,潮州柑产业这棵老树,正在抽出鲜嫩的枝叶。
潮州柑产业转型升级,要明确“朝”的方向。要依托潮州柑历史底蕴和传统技艺,以技术创新和经营创新为驱动双轮,全面融入现代农业大市场。当前柑橘市场竞争激烈,各类新品种层出不穷。潮汕平原是传统的精细农业区,潮州柑更应立足打造精品的概念,不拼规模拼效益,不拼数量拼质量,精益求精改善品种品质、延伸产业链条、挖掘文化内涵。如此,“大桔”必然能有大利。
潮州柑产业转型升级,要找准“超”的路径。要坚持走高品质、优品牌、新活力的发展道路,以品质塑造核心竞争力,以集约化标准化数字化蓄积发展加速度,既有扬,也有弃,将“老”的名气转化为“新”的品牌,将“老”的底气转化为“新”的动能,将“老”的匠心转化为新的活力。
潮州柑产业转型升级,要展现“潮”的气象。要在“文化兴柑”建设上下足功夫,深深植根于潮汕文化、华侨文化的肥沃土壤,讲好潮州柑浴火重生的精彩故事,讲好潮州柑农致富乐业的美好故事,让潮州柑真正成为一种有文化、有温度、有感情的地标水果。同时,也要适应年轻人的文化潮流和思维习惯,通过植入网红文化、IP营销等前卫元素,让潮州柑成为越来越多潮人的最爱。
(作者元白,媒体人)
上一篇:
下一篇:
“尬厕”
上一篇:
下一篇:
“尬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