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尬厕”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1月30日版次:02
| 网议 |
  新闻背景:为推进厕所革命,改善农村如厕条件,沈阳市于2016年到2020年间投入上亿元财政资金。近日,新华社记者深入沈阳农村调查发现,部分地方的改造厕所存在设计缺陷大、工程质量差、后续保障弱等多方面问题,近5年来,有一批改造厕所被村民用作堆放杂物等或彻底弃用,造成资源浪费。(1月28日《新华每日电讯》)
  @李铮、于也童:农村厕改只管建、不维护,没有定期清理粪污的服务保障,还要老百姓自己掏腰包,这样的惠民工程谈何“惠民”?惠民工程必须倾听民声,心怀民生。农村厕改要改设施、改环境,更要改观念、改作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差异大,推进厕改绝不能“一刀切”,必须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农村厕所改造是否实用,老百姓希望建什么样的厕所,到农民家一看就清楚。必须俯下身到群众中去,把百姓合理的利益诉求、实际需要充分纳入规划中。
  惠民工程必须配套严格的监管和督促机制,从方案规划、工程立项、项目实施等各个环节全流程监管,严防腐败和作风问题。
  @何勇海:改建室内厕所又缺乏提供定期清理粪污等服务保障,造成村民生活不便,自己找专人抽污又是一笔大开销;有的甚至把坐便器装在灶台正对面,不进行任何遮挡,如此“尬厕”怎么用?还有村民已搬走10年,在按户改造厕所时却不管有人没人,部分村民既没拆除原有旱厕,又反复参与改建,不少村民一家有三个厕所……这些均印证了部分厕所革命的确不负责任。
  不负责任的厕所革命,必然出现设计缺陷大、工程质量差、后续保障弱等问题,必然沦为形式主义——单纯追求完成考核指标,单纯追求把钱花出去,却不讲求厕所实用性。而形式主义背后则是基层干部只唯上、不唯实的错位政绩观,以利用民生工程大捞“油水”的腐败隐患,不容小视。小厕所,大民生。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低下应追责问责,严重浪费则更该如此。同时,应对新厕质量验收合格后甚至使用一两年后再予以财政奖补,奖补时还当实地走访,问问老百姓是否满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