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13版: 读与写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任他花草自争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02月04日
版次:
13
| 宋词小札 |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 《卜算子(咏梅)》
宋人黄大舆辑有《梅苑》十卷,把从唐代到南北宋之交这段期间他能收集到的咏梅的词,全都收辑进去。可称是对梅有特殊爱好的一位“雅士”。可惜这十卷梅词,佳作并不多见。
陆游出生较晚,已经赶不上列入《梅苑》作者之林。可是他在前人的林林总总的作品之前,却能独树一帜,写出超群脱俗的梅词。而且只用了寥寥八句,就达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结合,真是能够以少胜多,以简驭繁的。
这首词之所以写得成功,是把物象充分升华了的结果。他不斤斤于追求梅的形态,却把它作为人的高尚品格来描写。梅花与人,是二又是一。不过,光是这样,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因为高尚品格不止一端。这就需要再进一步,具体树立一个主脑。
作者在这首词里树立的主脑,一句话,就是“孤芳不变”。上片突出“独自”的意思,就是“孤芳”;下片突出“如故”的意思,就是“不变”。借用屈原两句话:前者,是“众人皆醉我独醒”;后者,是“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是很重要的一着。因为,客观事物通过主观的改造,染上个人主观的色彩,这只是大概的说法。问题还在于,你是怎样改造它,给它染上怎么样的色彩。梅花,你可以把它说成是高士,是美女,是弄珠人,都是从梅花这个特定的物象升华起来的,但最好还是写出性格,而不止于一般高士、美女的比喻。
这首词一开头,“驿外”和“桥边”的环境,已透出独自的气氛。“寂寞”和“无主”,进一步渲染这种独自。下去“已是黄昏独自愁”,正面提出了独自,又用“黄昏”和“愁”加强它的色彩。“更著风和雨”,就不仅仅孤独,而是在颠沛的环境之中了。后面一句已为下文“不变”埋下伏笔。
下片:“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不说梅花先春而开,反说它无意于争取在春天开放,为的是不愿同群芳争妍斗宠。立足点既高,而且缴足了上文的“独自”,开出下文的“故”。“故”者,不管别人怎么样,我始终是这样子也。然后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作再跨一层、再深一步的收束。“更著风和雨”,本来已经是足够颠沛的了,“零落成泥”之后,还要“碾作尘”,简直粉身碎骨。然而,“香如故”。多么坚韧,多么自信!
这就是在树立主脑方面取得成功的效果。李清照曾经讥笑过一些作者:“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为什么会下笔便俗?作者本人的情操是一个原因,但不善于树立主脑,恐怕也是一个原因。
不言而喻,这个“孤芳不变”的主脑之建立,同作者对于自己的信念的坚持不变,有着密切关系。
陆游反对对敌投降妥协,坚持恢复中原失地,这种信念,贯彻毕生。不论是表现在诗歌、散文中,不论是在行动上,他都是始终不变的。可是,他也有过感到孤独的时期,有过受到排挤打击的遭遇,更多的时候是受到朝廷的冷落。因而他的寂寞、孤独乃至于“零落成泥”的感觉,就经常盘旋在心里了。 □刘逸生
上一篇:
诗歌的使命是创造美好的人
下一篇:
上一篇:
诗歌的使命是创造美好的人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