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青岛一个村海蛎子日销福建就达30万斤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3月23日版次:10
  又到吃生蚝的季节了,青岛海蛎子凭着“鲜”字称“霸”南方市场,有人因为卖它日赚5000元。据悉,鳌山湾、胶州湾海域几个渔村的海蛎子年产量在数千万斤,每年入冬至第二年6月产销旺季,每天就有上百万斤销往福建等南方市场。青岛海蛎子特色养殖渐成北方最大的集散中心。
  每年冬季开始,一直到休渔期都是海蛎子最肥的季节。而在青岛沿海,鳌山湾、胶州湾海域洋流不大,成了海蛎子天然的海洋牧场,仅这几个海蛎子养殖专业村,每年的产量就达到了数千万斤。这些天渔民集中捕捞,每日上岸的海蛎子都在50万斤左右。
  “捕获海蛎子,一般都是凌晨出海,退潮时才能上岸,这样有利运输。”据渔民介绍,虽然海蛎子的价格不算太高,但产量不错,算起来比出海捕捞强多了。他们村最多的一户渔民一年养殖1万多根蛎子,年收入至少15万元左右。
  今年30多岁的于磊超,是即墨区鳌山卫街道七沟村的养殖渔民,除了自家养殖海蛎子外,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帮助当地渔民销售。因为附近几个渔民盛产海蛎子,每天上岸的海蛎子需要运往各地市场,所以于磊超就成了当地有名的“海蛎子经纪人”。
  “每天都这样忙碌,渔民上岸的海蛎子,需要整理干净后打包,当天必须运往外地各大市场。”于磊超介绍,随着海蛎子养殖面积的扩大,产量每年都在不断增多,许多外地海鲜商贩看好了青岛海域养殖的海蛎子,所以最近几年,青岛的海蛎子名声在外。青岛的海蛎子都销往福建一带最多,也有不少销往烟台、天津等地。
  仅七沟村每天销往福建的海蛎子就有30万斤左右。而每天经过于磊超之手发往福建等地的海蛎子,就超过5万多斤。海蛎子养殖面积的扩大,加上南方需求缺口大,从去年冬天开始,青岛海蛎子批发价格也跟着涨了一倍多。而于磊超忙碌一天下来,差不多能赚到5000元左右。  □青岛早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