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死猪岂能一扔了之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3月25日版次:09
  近期有媒体报道了在黄河内蒙古达拉特旗段发现大堤内死猪的事件,引起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该事件一度登上微博热搜,公众最担忧的是死猪随意丢弃在河流污染水源以及是否有死猪流入市场的问题,而对于养猪业内人士而言,最关心的是死猪与非洲猪瘟的关系。
  说到丢弃死猪,其实并不是一件新鲜事。2013年3月的“黄浦江漂猪”事件,打捞死猪上万头。公开信息称非出于疫病原因,仅圆环病毒检测为阳性,死猪或由环境条件和饲养管理因素所致。但事后业内许多专家分析认为该事件与当时变异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伪狂犬病暴发有莫大的关联。
  时隔8年之后,死猪抛弃问题再次以这种方式进入公众视野,很难不让人联想到目前养猪业的最大疫病——非洲猪瘟。
  抛弃死猪行为主要由于养猪收益低,死猪无害化处理需要成本,补贴不到位。养户猪场遇到问题,临河抛弃,死猪顺水漂流,无法问责。
  2013年时猪价不高,在12-14元/公斤之间,对于饲养管理较好的猪场来说都仅略高于成本线,折合计算,病猪、死猪抛了最划算。而今时不同往日,猪价已经是当年的2倍有余,要知道一头正常的肥猪价格四五千元,此时依然出现沿河抛猪,说明或许我们见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实际上此次发现的抛弃死猪数量与2013时相比是小巫见大巫,这次仅发现百余头,而上次是上万头,但非洲猪瘟带来的影响大家都知道,比伪狂犬变异株剧烈得多。
  2020年整体对于产能恢复比较乐观,但一个侧面反映是,消费量下降明显猪价却依然居高不下。官方统计,2018年中国猪肉消费量在5500万吨左右,2019年减少了约1500万吨,业内预估2020年猪肉消费可能不到4000万吨,比常规减少近2000万吨。
  而到2021年,上个冬天疫情形势均比较严峻,除了非洲猪瘟,仔猪腹泻、蓝耳病等在猪场暴发,产能下滑比预想的更严重。到底有多严重?没人说得准。有说法称北方清栏,无论大集团,还是小散户,一视同仁。
  如果情况果真如此,产能恢复将大幅延后,高猪价持续时间延长,这对养猪业来说,又是某种意义上的利好。业内人士预计,新一轮的猪价高峰将在今年9月来到。
  但是不正常高猪价是一场危险的狂欢。从抛弃死猪的事件里可以看到消费者非常担忧病猪流入市场可能带来食品安全问题,而农牧行业长时间处于闭环,过多的注重自身利益,对于消费者的担忧一直没有正视。笔者认为只一味向消费者强调“非洲猪瘟不感染人”是比较片面的,不能因为它不感染人就不去重视。高猪价下,保住收益是一方面,行业监管到位,从业者自律也是有必要的。
  大型集团农牧企业都在往产业链发力,进入屠宰、生鲜、食品领域,但如果对于食品安全意识还如此淡漠,对消费者的诉求缺乏同理心,未来恐怕会有大的品牌灾难和信任危机。          □王之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