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两委”班子履新赋能 趟出乡村振兴方法论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4月20日版次:02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乡村振兴的火车头,就是村社区“两委”班子。去年底,茂名市通过换届,择优选拔了9693名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等新进“两委”班子,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智慧动力”。今年以来,该市积极组织开展新任村(社区)“两委”干部“履新赋能”行动,引导村(社区)班子全面开展“履新第一件事”活动,深化“干事创业、为民服务”理念,帮群众之所需、干群众之所盼,掀起干事创业热潮,让群众看到实打实的成效。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不管是“两委”班子里的“新人”,还是“老人”的新任期,某种程度上都要下好取信于民的“先手棋”。就此来看,茂名组织的“履新第一件事”活动可谓恰逢其时。目前,时间虽已进入后脱贫攻坚时代,但“农业是短板、农村是短腿、农民收入是短项”仍未从根本上改观,需要勠力同心、接续奋斗。从见诸报道的例子来看,“两委”班子履新赋能,也趟出若干乡村振兴的方法论。
  方法论之一,从动力上看,人才是干事创业的第一资源。农村人口之所以被戏称为613899部队,是因为大量青壮年外流,相应地,“两委”班子也出现了老龄化趋势。茂名的村两委班子之所以能焕发出新动能,与换届后的“一降一升”大有关联:“降”是指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平均年龄37.6岁,比换届前下降12.7岁,“升”是指大专及以上学历6899人,占比54.9%,是换届前的2.2倍。而年龄与知识,正是评价人才的关键指标。
  方法论之二,从思想上看,既要解放思想也要统一思想。在深圳经商21年的李顺起回到家乡博郡村上任后,一刻也不耽搁,带领村干部走访调研、谋划重点项目建设、制定《博郡村村民公约》、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短短几个月,博郡村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牵头人,李顺起表示:“要把深圳敢为人先的思想带到家乡,搞活经济”,但光解放思想,不统一思想不行,所以这才有走访调研、谋划项目、制定村民公约等举措渐次推出,这些举措或许不新鲜,却是一个不断增进、凝聚共识的过程。
  方法论之三,从程序看,要村民自决“我的事情我做主”,电白区沙琅镇坡富村面临村庄空心化,农业边缘化等困境。为盘活土地,坡富村党支部没有开“小会”决定,而是选择开“大会”,多次反复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大会,结合村情实际,按照“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思路,与村民有商有量,共谋发展大计,最终根据本村的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决定探索甘蔗特色产业发展。不是代为决策,而是自我决策,进而在村民中发起了新一波甘蔗特色种植热潮。
  方法论之四,从路径看,农村的资源禀赋要从“静止”走向“流动”。化州市同庆镇排塘村利用有限土地,争取专项资金50万,发动乡贤捐资12万元,建成2100平方米的厂房,引进了环保企业入驻,通过收租,每年给村集体增收11万多元。转变的关键就在于,把农民手里的资源、土地等要素进行有效整合,让村集体“有资源支配、有资产经营、有资格入市”,成为完整的利益、责任、市场主体,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在生产流转中实现资源兑现的增值。
(作者胡一刀,时评人)

下一篇:“手机回收”

分享: